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于2016年1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对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经济社会发展24项主要指标基本都能完成。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朴民: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全年主要预期目标可以较好实现。回首过去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亮点:
一是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有力有效,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一季度7%,二季度7%,三季度6.9%,预计全年增速7%左右,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就业形势稳定,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1万人,预计全年新增1300万人左右。物价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持续快于经济增速。
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持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一批创新活跃的高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草根和精英、小企业和大企业全面参与“双创”格局逐步形成,“互联网+”等共享平台凝聚众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汇聚众力,创业创新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导向和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积极推进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十一大类工程包持续发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完善住房、汽车、信息、旅游等消费政策,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58.4%。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粮食再获丰收。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新兴产品快速增长,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50%。节能环保目标超额完成。
四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市场活力、发展潜力进一步激发释放。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国务院又取消和下放了139项行政审批事项,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平均每天超过1万家。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批改革举措。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铁路、电力、钢铁等领域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加快,新一轮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
五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着力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各项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精准扶贫起步良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全面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对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经济社会发展24项主要指标基本都能完成,特别是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将超额完成,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年世界经济继续深度调整,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衔接还存在多重制约,面临的环境仍较为复杂严峻,遇到的困难可能增多。2016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围绕需求结构变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