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经济和地缘政治不断出现意外的世界里,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局限于本土投资,而应该寻找多元化投资机会,以获取最佳回报。
2015年,亚洲资本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股市泡沫破裂、中国突然决定让人民币对美元自由浮动,令最老到的投资者亦措手不及。虽然担心人民币全面贬值并无依据,但中国汇率机制转变为地区货币和利率市场波动增添了新变数。更重要的是,稳健的消费增长使中国得以避免经济硬着陆,这也许意味着期待已久的经济转型终于步入轨道——从固定资产投资主导向国内消费为主过渡。不足为奇的是,与我们交流的亚洲客户仍然持有大量的大宗商品和国内房地产敞口。五到七年前这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今非昔比。中国经济转型以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到2020年经济增速下降至5.5%~6%,将抑制大宗商品周期。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香港和新加坡房地产价格进一步走低。如果继续保持跌势,新加坡房价将会在2016年时接近合理估值。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投资者需要走出“舒适区”,探究对自己的投资组合和业务至关重要的结构性趋势。我们建议投资者为中国的“新常态”及其对地区的影响做好准备。展望2016年,本地区经济增长将放缓至5.8%这一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生产者价格下行压力仍挥之不去,虽然不如2015年那样严重。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而亚洲其他国家增长有望小幅回升。服务业将再度跑赢工业板块,因为后者仍受困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我们预计波动性仍将高企,但是鉴于核心通胀率处于低位甚至负值,货币政策应该会维持极度宽松状态,尽管总体通胀率可能随着原油价格走高而上升。一些投资者认为,中国信贷压力高企预示着人民币将会大幅贬值。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主要的尾部风险,但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大部分债务由国有机构持有,而中国拥有强大的维稳能力:稳健的经常项目顺差、严格的资本管制和庞大的外汇储备。鉴于美联储即将收紧货币政策,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将小幅贬值,美元/人民币汇率将升至6.80。未来六个月内,亚太区货币对美元可能贬值5%,投资者需要对冲此项风险。从好的一面来看,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公司营收增长将趋于稳定,盈利增速有望达到高个位数。企业资本支出已出现克制迹象,应该有助于改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在六个月的战术投资期内,我们加码亚洲(日本除外)股票,因其估值具吸引力,市净率仅为1.4倍,接近金融危机时的水平。我们通过减持亚洲信用债券为上述头寸提供资金。就股市而言,我们看好中国和新加坡,最不看好泰国和马来西亚。我们也看好日本,并认为回购股票可能性较高的企业、汽车和互联网板块具吸引力。亚洲信用债的涨幅应该会比股票更为温和,但是我们仍看好中国房地产高收益债券,其8.3%左右的平均收益率对于买入并持有型投资者来说具吸引力。2016年及以后至于结构性敞口,我们认为亚洲互联网增长故事颇为亮眼,大市值中资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地区内高增长消费者服务行业亦有很多机会,例如医疗保健、保险和旅游业、以及“一带一路”受益者(亚洲基建企业等)。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改变大宗商品的消费趋势,而且也将改变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在这个经济和地缘政治不断出现意外的世界里,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局限于本土投资,而应该寻找多元化投资机会,以获取最佳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