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周年考:提前完成过半任务 将设两基金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天津自贸区周年考:提前完成过半任务 将设两基金

2016-01-25 08:08:28   来源:   

天津自贸区设立一周年成绩单出炉。

21世纪经济报道自1月22日召开的天津自贸区发布会现场获悉,自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后,天津市将方案内容分解成90项具体任务措施,逐步落实到分管副市长和职能部门,并建立统计督察制度。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90项工作任务全部启动实施,其中45项已经完成,占任务总量的一半。

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总体方案》规定的改革探索期是三至五年,因此天津自贸区在大半年时间内能够把90项任务完成一半,“总体还是不错的”。

他解释说,上述指标的完成情况是根据督察组45个单位33个部门,对总共265项任务逐条分析比对出的结果。

从天津自贸区三大片区运行成效来看,2015年,中心商务区片区各类现代服务业已突破9000家,金融类企业近800家,实现GDP150亿元,较上年翻一番;机场片区全年GDP达1530亿元,增长13.9%;东疆片区GDP超过100亿,增速在50%以上。

七成制度创新清单已完成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天津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

为全面推动制度创新,天津自贸区去年4月挂牌之初,便推出了自主制度创新清单第一批122项任务,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要素集聚与流动等四个方面;去年10月,又推出了第二批制度创新清单,包括政府服务和监管创新、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四个方面53项任务,两批清单合计共包含175项任务举措。

蒋光建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175项制度创新举措有123项落地实施,占总量的70%,其余52项也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包括《总体方案》中一半已完成的任务,很多是天津自主推动的内容,包括行政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等。

以外商投资便利化为例,2015年,天津自贸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57家,95%都是通过备案设立;全市55%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自贸区,44%实际到位外资,注册资金总额占全市外资注册资金总额的82%。

同时,在推动自主创新的同时,天津自贸区对已完成的创新举措进行总结评估工作,并梳理汇总了一批在全国和京津冀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最佳创新实践案例。

据介绍,在商务部向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第二次部际联席会议提交的21项拟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中,天津自贸试验区有9项入选,占总量的43%;此外以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京津冀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新模式两项创新举措成功入选商务部评选的8个最佳实践案例。

制度创新所释放的红利反映在企业的热情上。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天津自贸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4105户,同比增长118.55%;注册资本(金)389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8%。

“可以说,一年来天津自贸区为国家试验制度成效显著”,蒋光建如是评价。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天津自贸区和其他自贸区进度基本一致,因为国家在四个自贸区的政策是一样的。

将出台服务京津冀工作方案

相对于其他两个同批设立的自贸区,天津自贸区承担着另一角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融合,来引领整个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

为此,继去年9月天津出台《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后,天津自贸区也正在制定《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重点实施“1631”工程,将于近期出台。

所谓“1631”工程,“1”指的是建立“一个机制”,即建议由国家商务部牵头,组织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建立具体工作协商机制,开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6”指的是实施“六个推动”,就是推动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及贸易方式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经验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复制推广,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

“3”指的是促进“三个一体化”,就是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一体化、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1”指的是落实“一批项目”,就是梳理整理出一批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据了解,这“一批项目”数量约为20多个,并不设投资规模。但“这20多个项目不是招商引资项目,而是京津冀三地要基于一体化来推的项目。”蒋光建透露,其类型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基金、跨境电商、环保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项目中包括的基金,指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和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将分属于不同的资金池。按照12月发布的天津金改30条意见规定,将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资金投资自贸区内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金。

对于两个基金的区别,天津市副市长、自贸区管委会主任阎庆民介绍说,目前发改委正与财政部协商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财政部将出资,但出资规模及比例待定。

此外,围绕经济转型和高端制造业研发基地的定位,天津将设立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天津市政府或将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企业通过租赁公司搭桥的方式加快升级换代,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两大战略的叠加效应已有所显现。2015年,天津自贸区43%的引进内资都是来自于北京和河北。以东疆片区为例,平均每月均有央企功能型总部在其落户,去年全年来自京津冀地区投资的企业2344家,同比增长127.6%,占企业注册总数的62%;注册资本供给1044.43亿元,同比增长221.2%。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