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VS2008 积极财政政策看向何方?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1998VS2008 积极财政政策看向何方?

2016-03-02 08:49:35   来源:   

近日高层多次表态将强化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回望中国过去近20年中的两轮积极财政时期,分析师指出,今年的积极财政不大可能像2008-2010年那样带动过多具有“政府色彩”的直接投资,而是会以98年为模版。

近来高层加码“稳增长”为两会期间的"十三五"改革措施落地铺路,央行上周首度松口,称当前货币政策处于“稳健偏宽松”状态且昨日意外降准。但降准提供的流动性仅可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稳增长还需财政政策发力。李克强昨日会见美国财长卢时指出,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空间,会更加有力。

上周G20会议期间,楼继伟明确表示,中国目前还有财政空间,今年赤字率会进一步扩大。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此前一天也指出,中国2016年仍有空间提高财政赤字,“3月两会将提高财政赤字。”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财政支出大增15.8%至17.6万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则增长8.4%至15.2万亿元。不考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上年度结转资金的使用,2015年实际赤字率达到3.48%,远高于年初两会时厘定的2.3%的水平。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也以其个人名义撰文建议,未来一段时期,可将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分析师指出,2016年的赤字率极有可能突破3%上限,达到3.5~4%的水平。

那么今后一段时期的积极财政政策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以史为鉴,过去近20年中国一共经历了两次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一次是1998-2003年。彼时在1995-1996年实施了一轮经济紧缩之后,中国经济碰上了97-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另一次始于2008年年末,中央启动了四万亿投资。

中投证券分析师何欣在研报中仔细研读了过去两轮积极财政发现,尽管这两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后都带来了经济的高增长和高通胀,但总体而言效果迥异。

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束后,经济明显回升,企业盈利大幅好转,而这并不是得益于财政政策的托底,而是得益于相对彻底的结构调整,不仅包括通过关停并转式的国企改革以出清产能,也包括对商业银行的剥离以使其资产负债表更为干净。

加之2001年中国入世开启了入世红利,以及97年开始房改带来的房地产长周期,都为经济在2003-2008年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结构性支撑。

2008开启的积极财政政策迄今已逾7年,但是并没有带来如2004-2008年那样的经济繁荣。08年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药力迅猛,宏观经济并没有像1998年那样连续多年位于底部,而是在2010年就开始回升,并在2011年年底进入通胀模式。

只是好景不长,伴随着2012年开始的货币收缩,加之债务快速扩张带来的金融风险有所上升,自2012年开始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至今未见转暖迹象。

何欣进一步指出,当下政策效果不及1998-2003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结构性的产业调整和政策改革,在错误的经济信号引导下,部分行业产能迅速膨胀尾大不掉;另一方面,以投融资平台为代表的政府支出和负债在总量中的占比增长过快,且效率不佳,幵导致非金融部门债务累积速度超常。

展望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大可能像2008-2010年那样带动过多具有“政府色彩”的直接投资,此外,通过更多的税收减克还利于民,或成为2016年新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何欣更倾向于认为即便是2016年赤字率有所上升,但也未必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回暖,充其量就是稳增长的工具。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