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金融监管改革:需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专家把脉金融监管改革:需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

2016-03-29 08:31:20   来源:   

在昨日举办的第五届岭南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他们认为,金融市场的新变化已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挑战,未来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待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还应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平衡。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认为,金融领域诸多资源错配、风险并存的表象,关键原因在于金融监管承担了自己不应承担的责任。“十三五”规划强调的金融监管特征,包括宏观审慎、统筹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等,本质都是指向风险监管。然而,中国传统金融监管承担的职责远超风险监管范畴,职能定位并不清晰。而未来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待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

纪敏表示,传统的金融监管职能不仅集监管与行业发展职能于一身,还承担了部分财政职能。纪敏举例说,各界谈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时,通常想到或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这与金融监管最本质的理念不一定一致。“因为提高不良容忍度,实际上是财政对金融的补偿,应当归结为财政职能或财政政策。”纪敏称。此外,纪敏还指出,传统金融监管区分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导致非金融机构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而且容易产生竞争不公问题。

玖富集团总裁、银监会创新部前副主任杨晓军则指出,金融市场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金融产品形式多元化,除了存款、基金、证券等传统产品,更多新形式在涌现,催生物联网金融、共享金融、移动金融、社交金融等新领域;二是金融服务主体不再限于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非金融机构涉足金融服务,例如阿里、京东、万达等企业;三是金融行为边界渐变模糊。

“这些变化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挑战,例如,如何理解合规、明确监管对象、限定金融行为等等。”杨晓军认为,“无论金融市场如何发展,监管要义都在于保护存款人利益、保护公平市场秩序、维护金融稳定、引导金融发展。”

杨晓军建议,新金融监管应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平衡。不少新金融形式确实弥补传统金融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应被鼓励,但同时也应增加透明度、强调规范,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外,他建议,做好跨部门数据共享,搭建数据基础设施,创新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高坚认为,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在于金融改革,若未来供给侧改革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取得进展,其带来的GDP增长将不止1%到2%,改革空间非常巨大。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