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2月制造业PMI连降后,3月制造业PMI迎来了明显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2月上升1.2个百分点。不仅出现反弹,更是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站上枯荣线。与此同时,3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3.8%,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中止了前两月的连降势头。
“3月份的PMI数据出现全面的大幅回升,总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分项指数也明显好转,其中新订单指数的回升最为明显,从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指数看,去库存进展较为顺利。非制造业指数也明显回升,建筑业指数的大幅回升是主要的推动力,服务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国海证券分析师范小阳昨日在接受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道。
他认为,综合3月份的PMI指数看,政策托底效果逐渐显现,经济短期企稳的信号进一步明确,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持平于6.8%。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3月制造业PMI指数中止了过去连续低于荣枯线的局面,这与近期我国PPI价格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自2015年以来首次转正等情况也是吻合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涛昨日亦分析认为,除春节假期因素提前在2月释放完毕外,1月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投放增长较快、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加快落地、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上涨等也是3月制造业PMI表现相对亮眼的客观原因。
此外,刘涛表示,随着中央推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制造业的带动,非制造业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今年上半年,非制造业PMI有望保持在高出荣枯线3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