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发达经济体在中国境内并购交易量创10年最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英媒:发达经济体在中国境内并购交易量创10年最低

2016-04-07 07:54:13   来源:   

英媒称,国际会计咨询机构毕马威4月6日公布一项调查显示,发达经济体去年在中国境内并购交易量创10年低位。

据路透社4月6日报道,根据毕马威的数据,在2015年7月-12月间,发达经济体在中国的境内交易量与前六个月相比下降55%,由77宗下跌至35宗,这是至少10年来最低的数字,并出现境外收购量首次超过境内交易量。而发达经济体2015年全年在中国的112宗境内交易也创下10年来的低位。

毕马威中国投资咨询服务主管雷诺森说:“虽然人们的确在担忧中国的经济,但中期来看,这仍不足于对并购市场产生太大的抑制。”

他表示,对海外投资者来说,中国仍是一个充满着吸引力和商机的地方。特别是,中国社会正在走向老龄化,健康医疗就是一个很大的商机;科技行业也很活跃,大量的资金被投放进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

报道称,在35宗中国境内交易中,其中过半来自香港地区(22宗),而之前六个月是43宗;三宗来自美国(前六个月是11宗),两宗来自新加坡(前六个月是6宗);只有日本在中国的并购保持着平稳的态势,上半年和下半年均为6宗。

毕马威的分析调查涵盖了买方至少占据海外公司5%股权的完成交易资料,并跟踪了15个发达经济体和1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但不包含政府、私募基金或其他金融机构投资的交易。

报道称,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境外并购活动仍然保持强劲。中国对发达市场的境外投资上升5%,至62宗,这是10年来最高的半年度成交总数。美国是最热门的投资地点,成交12宗;澳大利亚位居第二,成交9宗;香港地区的收购案有6宗,比前六个月的15宗有所下降。

调查发现,中国公司在新兴市场表现得更为活跃。中国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在2015年下半年上升78%,达16宗,其中南亚和东亚(不包括东盟)有7宗。

雷诺森称,尽管人民币的币值目前处于近年低点,但毕马威仍然预期中国企业会持续进行重大的交易,因为中国的私营和国有企业正积极地寻找新的技术,进入新的市场,以使自己在国内市场变得更强,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他说:“对中国海外并购而言,投资海外的成本正变得更为高昂,针对资本外流的管制也愈趋严格。这使得私营企业较难以将金钱转往境外。”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