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中国制造的未来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寻求中国制造的未来

2016-04-08 08:30:16   来源:   

在工业化时代,若说制造业是大国的立国之基、竞争之本,应该并不过分。正因为如此,制造业的话题常说常新。通过梳理近日一些关乎中国制造的话题,可以多少洞见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

4月6日,德勤公司发布了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共同编制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届时中国将位列第二。有些巧合,就在同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

德勤报告指出,中国目前仍居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大国之首,但亦同时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严峻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本地经济放缓与劳动力成本上涨等。

这并非危言耸听。确实,“中国制造”前方有不少阴云。很多年里,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较为低端、粗放的状态,“山寨”形象挥之不去,问题不少。随着制造业的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外迁越南、印度等国家。在可见的将来,这种情形会不断增多。在人力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等不断攀高的压力之下,“世界工厂”的定位或会逐渐成为历史。

前有沟坎、后有追兵。德勤报告同时提出,美国正在形成新的优势:在预测分析、物联网、智能产品和智能工厂等方面,美国目前都属世界领先,而在个人、技术、资本和公司间建立联系、产生协同效应方面,美国的成就也很突出,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创新生态系统,并通过研发投资创造巨大价值。德勤认为因此美国将成为本轮制造业转型的领导者,并预计,“美国制造”将会在未来五年内强势回归,美国更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

正因为如此,中国制造升级的压力和紧迫性都很强烈。整体来看,中国制造的升级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例如产品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缺乏、创新投入短缺、贸易壁垒高筑、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等等。

中国制造业升级是必须越过的历史阶段。从政府角度来说,关键在于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这种创新不只是爱迪生式创新,而更是熊彼特式创新,即包含商业模式创新、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等广义范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政策大力推动制造业发展。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当然,制度、政策等层面的努力,对于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大有助益,但这些还都是外在的力量。在竞争的舞台上,真正的将军与战士,是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与从业者,这才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的主体。中国制造能不能彻底摆脱“山寨”形象,能不能改变“别人吃肉我喝汤”的分工状况,迈过关键历史阶段,重任还在这个群体的身上。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