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改善为捍卫“水安全”添信心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水质改善为捍卫“水安全”添信心

2016-04-15 08:27:02   来源:   

水利部日前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透露,近年来,水利部组织对地下水水源地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根据正在编制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4748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左右。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根据有关介绍,从2014年起,水利部针对目前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18个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至Ⅲ类水占19.9%,IV至V类为80.1%。

“这个结果与去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公布的《水资源公报》所反映的状况基本一致。但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表示。

尽管前述一系列水质改善数据并非直接反映饮用水直接来源的深层地下水,但至少客观上从一定程度传递了水质改善的正面信息。这一点,对于深受水污染困扰以及水源短缺等水安全困扰的我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讳言的是,在我国,不安全饮用水的范畴主要集中于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等水体污染,而污染物则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带来的石化、重金属等污染路径。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局面,我国已经采取诸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手段,责令污染企业和行业整治,以及提升饮用水标准等政策措施,旨在从源头提升饮水安全级别。

为加强地下水治理与保护,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5年,俗称“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实施。无独有偶,在化解区域性缺水难题上,我国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已经完成供水。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规模分别占北京城区、天津中心城区供水总量的70%左右和80%以上,水质达到Ⅱ类,南水北调水置换了部分地区地下水水源,显著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客观上的确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以及水质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现阶段,影响我国水污染防治现状的问题依旧存在,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水生态受损重、水环境隐患多。其中农业源和生活源已经上升为主要的水污染排放源。二是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问题突出。三是饮用水水源地还存在安全隐患。地下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较重。四是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尚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监管制度建设与协作机制滞后,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备等问题突出。五是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在记者看来,尽管我国水质呈现逐年改善的喜人状况,但问题仍在。因此,缓解并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多部门共同发力。可以预见,彻底改善水质环境捍卫水安全,远非是任一部门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这还需要在重置现有部门利益格局的同时,由国家层面牵头实施,方能实现。

同时更需认清的是,我国不同水源地之间,从河流到地下水都存在很多亟待整治的污染问题。因此,要防患于未然,从水源保护到饮用水供给,都必须要有符合新标准的全新工艺设施和管理要求。

显然,对于被赋予生命之源的“水”而言,我国的水污染形势早已迫在眉睫,而治理也一直是刻不容缓之事,正如中央有关决策部门一直呼吁和坚持的,治理水污染要“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记者以为,现阶段,在统计数据不断呈现水质有所改善的当下,有必要重塑信心,并以解决北方资源型缺水、南方水质型缺水为契机,将水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摆在突出位置,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搞好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如此,方能将捍卫水安全的理念彻底落到实处。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