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今日央行发布的金融信贷数据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7万亿元,高于预期2700亿元,高于前值6434亿元。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2.34万亿元,高于预期9400亿元,高于前值1.56万亿元。3月M2货币供应同比13.4%,低于预期0.1个百分点,高于前值0.1个百分点。国君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张庆昌点评,货币社融大增,地产基建吸金。
以下为点评原文:
1)核心观点:信贷和社融超市场预期,主要受居民消费、购房和基建投资影响。企业债券发行加快,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表明政府鼓励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居民政府加杠杆,企业转移杠杆。M1-M0创09年以来新高,可能表明资金“脱需向实”,经济回升力度较强,预计持续到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不是小好,是中好。维持经济中短期W型,长期L型判断。
2)信贷超市场预期,主要与居民消费、购房和基建投资有关。社零回升,居民短期信贷增加2063亿元,同比多增1222亿元。商品房销售旺盛,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397亿元,同比多增2727亿元。基建项目集中开工,房企拿地投资加快,企业中长期信贷增加5078亿元,同比多增1435亿元。3月股市维稳,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8亿元。从行业看,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2%。
3)融资总量大幅高于预期,主要受信贷和企业债券融资上升影响。融资总量同比增速12.61%,增速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内信贷占比回落,其中人民币信贷同比多增3305亿元;外币贷款9个月来首次转正,同比多增10亿元,主要受近期人民币消费升值影响。表外信贷占比上升,主要与票据融资大幅好转有关。其中,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085亿元。直接融资量比齐升,表明政府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决心。其中,企业债券同比多增5636亿元。整体看,一季度社融增量达6.5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4)M1-M0创09年以来新高,主要与企业和财政存款增加有关,可能表明资金“脱虚向实”、经济好转。2016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加快和基建开工,资金周转加速,企业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存款,财政存款增加,导致M1上升。企业存款同比多增1.3万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566亿元。市场流动性充足,3月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7800亿元,3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9%,与上月持平,低于2015年同期1.6个百分点。
5)货币脱虚向实,利好春季攻势。近期由于DDM模型的分子企业盈利边际改善和分母风险偏好修复,开启春季攻势,驱动力来自分子企业盈利的改善、分母风险偏好的修复、大类资产轮动配置的需要、潜在增量资金入市的可能以及估值在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