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上涨6.7%,较去年四季度的6.8%略有放缓。
“一季度经济放缓依然主要是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滑的惯性,而且稳增长政策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海通宏观宏观姜超、顾潇啸发来相关解读称,经济短期企稳,居安仍需思危。
①经济短期企稳。1季度GDP增速6.7%,较去年4季度微幅回落,创09年1季度以来新低。但3月工业增速6.8%,较1-2月大幅反弹,短期企稳。
②投资增速反弹。1季度投资增速10.3%,较去年4季度反弹。3月增速10.4%,较1-2月继续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在下滑,但基建、地产均大幅回升,稳增长强力托底。
③地产需求走强。1季度地产销量增速大幅反弹至33.1%,新开工面积增速回升至19.2%,且3月增速仍在走高,指向地产需求大幅回暖,带动新开工明显改善。
④居安仍需思危。1季度经济低开高走,在地产、基建的强力拉升下,3月需求、生产均较1-2月大幅改善,预测2季度经济有望继续回升,通胀短期保持在温和区间。但经济改善力度渐弱、美元加息和通胀上行三大风险未消,仍需居安思危。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一季度GDP数据超出市场预期,空头们散布的中国崩溃论可休矣。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房地产投资超预期回升有利于推动投资企稳反弹,新开工和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反弹,预示未来基建投资增长上行,信贷增幅加大表明实体经济需求明显回升,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正增长,通缩状况正在改善,经济正在企稳向好。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二季度经济是传统的旺季,今年一季度的钱和去年以来的项目有望在二季度发酵。虽然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二季度经济可能会出现反弹,至少经济信心会进一步好转。
方正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前期高频数据已经预示了3月工业增加值和一季度GDP尚可,公布的6.7%大体是市场一致预期。中国经济已确认处于一轮补库存和短周期复苏中。目前经济回升,工业通缩收窄,一般物价再通胀却已出现缓和,宏观基本面处于一个理论上的最好阶段。下一个不确定性来自于4月17日多哈会议,如果会议结果积极,则商品和全球股市会得到新一轮空中加油;若谈判破裂,则商品和股市将大概率面临一轮同步调整。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从4月份我们的微观调研所采录的数据来看,经济需求的回暖,主要体现在基建下游复苏和部分二线城市地产新开工的增长。流通环节的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去化,挖掘机利用小时数呈现持续的环比增长,全国高标水泥价格上升,环比上涨1.2%,我们认为2季度的GDP高于今年1季度的GDP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