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简介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简介

2016-04-22 07:50:07   来源:   

核心提示:今年4月,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扩区、挂牌一周年。为客观评价我国自贸区发展情况,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于4月21日推出《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

《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简介

今年4月,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扩区、挂牌一周年。为客观评价我国自贸区发展情况,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于4月21日推出《2016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详情请垂询刘冰/杨竞梅,联系电话:(010)63072047/63074836。

总篇:自贸区扩区一年亮点频现未来创新重在制度协调

2015年4月,扩展后的上海自贸区和新设立的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分别挂牌。与传统的开发区不同,自贸区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经过这一年的探索,四个自贸区解决了诸多市场扩大开放后和自贸区发展中的新问题。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四个自贸区在负面清单投资管理、商事制度改革、贸易便利化、司法保障、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措施效果较为明显。在这些创新探索中,部分属于中央事权,其他地区需要得到国务院或相关部委授权才能复制,但也有部分属于地方事权,其他地区可直接借鉴。

四个自贸区充分发挥改革先行先试优势,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获得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在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对四个自贸区149家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多数被调查企业对自贸区政策的整体吸引力、稳定性和兑现情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3.76%、65%和74.82%。

在自贸区简政放权方面,大多数企业对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办事透明度、企业注册成立的审批环节便捷度、自贸区对外投资手续办理便捷度、自贸区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持正面评价,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占85.23%、74.49%、85.23%、73.15%和85.23%。

企业对自贸区服务业开放及金融创新实施情况反映略显不理想,认为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程度一般和不及其他地区的企业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2.35%和19.46%,认为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基本落地但业务开展受限,以及多数未落地、无法开展业务的企业分别占33.56%和16.78%。

在探索过程中,四个自贸区面临的一些制度障碍尚未突破,同时由于市场扩大开放后出现了新情况,也需要一些新的制度创新和协调。我们认为,下一步,自贸区需要重点在负面清单相配套的行业性规范、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部门协调、金融改革创新央地协调、加快自贸区立法等方面加强探索。

上海篇:制度创新进入新阶段金融改革需加快落地

2015年4月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挂牌。与其他三个自贸区相比,上海自贸区具有先发优势,自贸区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已有所体现。扩区一年来,上海自贸区将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和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都推向了新的阶段。但试验时间越长,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也可能越多。我们认为,目前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措施落地、自贸区政策协调以及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广东篇:改革纵深推进打造面向港澳自贸新高地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运行一周年。一年来,广东自贸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片区在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增强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功能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一年来,广东自贸区在“智慧口岸”建设、与港澳法律合作、联合办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展望未来,广东仍需在进一步对接国际规则、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合作、进一步加大法治创新力度等方面发力。

天津篇:产业聚集效应初显企业为制度创新点赞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北方地区唯一的自贸区,不仅承担着改革开放政策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使命,还担负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任。挂牌一年来,天津自贸区采用自主制度创新清单的方式使创新举措落到实处,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自贸区便捷、高效、专业的政府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融资租赁、汽车平行进口、航空产业等领域的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评价较高。自贸区“管家+专家”式政府服务、“一颗印章管审批”等举措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在贸易便利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天津自贸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以达成3到5年内建成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目标。

福建篇:试验效应外溢对台特色凸显

围绕“改革创新试验田、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海丝’开放合作新高地”战略定位,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复制推广上海经验基础上,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试验任务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将区内经验推广到全省范围,取得良好的外溢效应。自贸区还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在对台贸易便利化、吸引台资、两岸金融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同时,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搭建“海丝”前沿平台,努力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未来福建自贸区需要在对标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下更大力气,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