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释放适时停用货币偏松特效药的信号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已释放适时停用货币偏松特效药的信号

2016-04-26 14:00:33   来源:   

专栏作者曾仲荣撰文指出,内地A股市场近日忧虑,中央货币政策由早前的偏松转回稳健,令市场资金收紧,然而正因中央对目前市场气氛有信心,才能调低货币政策的宽松,若经济或金融市场再转冷,货币政策极可能重回偏松。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人行近期确有转向迹象,由年初的“稳健略偏宽松”,改为“灵活适度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在未来减息降准会采更审慎态度。人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原因有二:

偏松货币政策非正常手段

一是,货币偏松政策是特效药,不能长期服用。

中央今年经济工作的首务是稳增长,方法是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副。为加码财政政策的积极性,中央今年扩大财政赤字5,600亿(人民币‧下同),用以减税、增基建。但今年内地经济开局,内地汇市及股市大混乱、令经济压力骤然加重,而在稳增长效用上,财政政策见效慢,货币政策见效快,因此要借货币政策作特效药。

2月底人行行长周小川向外透露,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略偏宽松”,再配合突然降准,为市场带来兴奋。

但自从中国降准、欧洲央行又加大量宽、美国储局拖慢加息步伐,全球央行大合唱,令国际金融市场迅速转稳,尤其股市及商品价格大幅回升,支持市场信心。然而人行偏松货币政策的特效药,是用在特殊时期,现在市场信心回稳可撑住经济就应减药。此既可向市场释出人行对内地经济回稳的信心,并保留减息、降准等弹药,应付未来需要,毕竟全球央行对今年经济仍忧心重重。

投机及债务风险增

二是,要适时消除特效药的副作用。偏松货币政策既有稳定经济的药效,亦有副作用,主要反映在货币超发及企业贷款风险上升。

内地首季广义货币M2按年增长13.4%,虽只比中央目标13%稍高,但3月底M2余额达144.6万亿,超过内地一年GDP的2倍,正常水平应只是1.5倍,此等于货币超发了逾35万亿。

新发货币过去数月热炒一二线楼房、农产品如大蒜,以至大宗商品如钢材等,制造泡沫、扰乱经济,埋下金融市场爆煲风险。在经济局面稳定下,就要控制M2增长,免尾大不掉。

其次,首季人民币贷款增速14.7%,高于目标的13%,首季人民币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9,301亿,无论是西方评级机构或金融机构,一直认为中国目前的最大金融风险,就是债务包袱超重,尤其地方及企业贷款;中央今年要推供给侧改革、债转股等措施,目的就是要减低债务风险,但首季为救经济而推的宽松措施,明显与此背道而驰,企业债务不跌反升,徒令金融风险加重。现时在情况许可下,就要为贷款减杠杆,至少不能再让风险上升。

然而套用周小川的用语,人行货币政策由早前的“稳健略偏宽松”,转为本月中他说的“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消了偏松,就是减低使用一刀切的减息降准可能,但要保持灵活,关键是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不致为经济及金融市场添压。

保市场资金供应手段灵活

正如人行在上周罕有地连续五天,都进行逆回购,而且周三至周五每天金额都在2,000亿元以上,全周合共净投放6,800亿,其效力相当于降准半厘;但这并非大放水,只是为保市场流动性充裕,应付近日因大量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及企业缴税的资金需要。

在市场资金相对较紧时,人行仍会用逆回购或MLF等灵活手段,注入流动性,免横生枝节,而若未来经济或金融市场再出现年初的重压,人行又极可能再出偏松货币政策的特效药救市,故人行虽调整了偏松的货币政策,但对A股及市场资金供应的实质影响不大。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