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国务院公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将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与此同时,各地方钢铁去产能目标纷纷亮相。有媒体统计称,全国多个省份明确出台了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而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审议通过具体实施方案。从操作路径来看,地方供给侧改革大多把“做减法”的重点放在了去产能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划定了1亿-1.5亿吨的钢铁产能压减目标,但目前地方披露的额度之和已经远远大于这个数目。以河北为例,河北省钢铁总产能约为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约27%,要在未来五年内淘汰1亿吨产能。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压减钢铁产能1255万吨。加上贵州、辽宁等省份,各地方之和已经超过1亿-1.5亿吨的全国目标。除了钢铁产能以外,仅仅在今年两会期间,山西就计划到2020年压减煤炭产能2.58亿吨;河北则提出到2017年,要减产4000万吨燃煤;内蒙古表示,未来3至5年关闭280处煤矿,涉及产能1.2亿吨。近期,多省份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压减的目标。贵州计划用3至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压减煤炭产能700万吨;重庆的目标是2~3年去煤炭产能近50%,煤炭产能要压减到2000万吨以内。
总体来看,地方压减煤炭产能力度也超过了国家的要求。仅山西和内蒙古退出产能规模就已经占到国家总目标(国务院要求3至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的四分之三,而上述6省份的压减规模之和已经超过5亿吨。不过,有分析认为近来部分省份煤炭行业去产能出现“减产能不减产量”的迹象,比如某些煤矿看起来减少产能数百万吨,但减少的是核定产能,并非实际产量。甚至有业内人士称,一些煤企收缩开采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行情回转仍有打算恢复生产。这也是钢铁行业去产能执行过程中需要防止的现象。对于地方去产能“数据亢奋”的现象,知情人士称应该引起警惕。他表示“尤其要防止后期落实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的粗暴处理或者造假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