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中国必须使用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减速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楼继伟:中国必须使用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减速

2016-05-09 08:27:11   来源: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5月3日,财政部长楼继伟也表态,中国必须使用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减速。

一季度财政投入的增加已经体现了政策的方向性。据财政部统计,一季度全国财政支出37958亿元,同比增长15.4%。而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了16.9%。同时,政府的财政赤字容忍度也在提高。根据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安排,2016年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

实际上,以积极财政政策来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健宏观环境渐成各界共识。然而,以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减税降费等方式换取经济主体长期增长势能的政策本意固然良好,但必须注意的是,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还必须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钱要用在哪里,二是如何在关键领域科学使用资金。

首先,钱用在哪儿。

治病先看因,解决经济问题亦是如此。唯有把钱用在“刀刃”上,才有望真正实现经济的长期回暖。

众所周知,财政支出的增加的确能在短期内形成积极作用。一季度经济数据好转的主要推动力正是政府基建投资托底力度加大及房地产投资的回暖。

而投资结构的优化可谓是产业升级和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一般来说,对先进设备的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对高科技、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经济激励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是,2008年以后,我国的投资结构却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高速扩张,设备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导致传统财政投资的边际产出效果弱化。要扭转这一局面,现阶段决策者必须摒弃“赚快钱”思想,将财政政策与产业升级、区域政策协调配合,优化投资结构并重视有效投资,提升投资质量。

其次,如何科学使用。

当然,随着近两年以来,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政策轮番出台,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双创发展政策不断出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已经渐渐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关注。但是,比用在哪儿更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科学运用财政支出。

在中国,每一次中央发布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或者重点投资领域投资纲要,都会迎来各地地方政府的追捧。尽管这样的政策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地方政府在同一时间里想法趋同,又缺乏相应的协调和约束机制,往往导致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少数几个特定领域迎来大量投资和项目。这种低效、重复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和资本错配,降低行业整体的资本回报率。

实际上,除了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行业外,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也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率超过50%的尴尬局面。倾斜性的财政支持、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最终反而揠苗助长。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发起的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即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合理的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通过财政补贴来鼓励产业发展不科学、不合理。

而且,如此困境不仅发生在“四万亿”刺激政策的特殊时期,在近年来政策鼓励的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中,上述故事也正重复上演。以机器人产业为例。中国机器人网CEO赵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中国机器人销售量只有7万台,一台按20万元算,产值仅140多亿元。其中国产产品份额仅约为15%,销售额为21亿元左右。按照工信部统计的800家机器人企业计算,每家年销售额平均不足300万元;而如果换成民间统计数据,大部分名为机器人的企业更是没有任何销量。尽管如此,为获得相关财政补贴,仍有不少企业通过更名、改变营业范围等方式挤入该产业。

不难想象,其中低质、重复竞争居多,而沉下心来做科研的较少。但由于分羹者众多,市场鱼龙混杂,真正有志于科研创新的企业反而承担了更多的成本,更容易错失市场。这对行业真正成长与发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质性产业升级显然不利。但是,骗补不科学,“清查”后断补又会让前期真正切实投入该产业的企业陷入困境。

总之,以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稳增长本身并无争议。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善用政策,让资金流向经济长期最需要的产业、最有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产业,才能让积极财政政策真正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