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需要格外注意四大陷阱。”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余斌,在“长白山讲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内涵”专题报告会上说。
他细解指出:
第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
该词源于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2006)报告》。
从世界多国的经验来看,从低收入水平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后,很多国家会取得成功,完成得非常顺利。
但是当从中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迈入时,多数国家会陷入经济长期低迷、衰退的境地,成功国家寥寥无几。为此,世界银行解释说,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与低收入水平国家相比,工资水平没有优势。比如印度、印尼、越南的工人工资成本只有中国的1/3,这也是许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向这些国家转移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高精技术研发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高精技术的研发制造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垄断。所以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就会面临高不成低不就两头够不着的状态。
原有优势被削弱之后很难再进行修补,原有的增长动力衰减之后很难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叫做“青黄不接”。新旧优势的接取,新旧动力的转换,一旦出现青黄不接,经济增长就会停滞不前。
第二个是塔西陀陷阱。
塔西陀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基本结论是当政府丧失公信力后,无论政府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民众都将给予负面评价。
如果出现这种现象,政府的行为、政策就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应。在网络时代来临后,信息传递的方式和传递的速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如果政府的行为不能相应改革,就会面临着塔西陀陷阱的挑战。比如当突发事件发出后,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议论、谣言可能甚嚣尘上,政府如果不当即调查研究,即使在后来公布真相往往也收效甚微,因为人们早已相信了谣言。
因此,形象地说就是当谣言满天飞的时候,真相往往还在穿鞋。据此,建议政府应尽快建立应对机制,相应调整行为,否则会陷入陷阱。
第三个是西化分化陷阱。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全球完成工业化进入发达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过10亿人。中国现代化进程是要让14亿人进入高收入社会,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学习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把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但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多数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我们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不注意分辨就很容易会被西化,被分化。
第四个是修昔底德陷阱。
这是去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提出。修昔底德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基本结论是新兴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现有大国霸主地位形成挑战,因此现有守成大国必然对新兴大国采取全面遏制的政策,从而引发战争。挑战与应对、威胁与反威胁,最终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
世界历史演变的经验表明除了战争还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因此,尽管中国自身反复强调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但是很多人认为中美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因此,在经济发展上,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处理党群关系、府民关系上要避免塔西陀陷阱。在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进一步融入全球时要避免西化分化陷阱。在大国关系的处理上,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