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民间投资转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直言:“说实话,一些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而是‘没门’!不知道‘门’在哪儿!因此,必须进一步放宽准入,让民间资本投资‘有门’!”有关部门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快于整体投资增速,但从2015年四季度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亦出现下降。
对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话,不妨这样理解:民间投资问题是“老病未解,又添新疾”。
何为“老病”?从字面看,是“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这几扇“门”的提法,不是新发明。2014年,李克强总理为民间资本列出多达80个项目的“投资菜单”。当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指出,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民企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的最大障碍就是各种“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最大的风险则来自政府的不守信。
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民资遇到“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问题时这样回答:“我以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扩大准入,简单说来,凡是政府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进入的,都应该让民间资本进入。”
类似的表达,还可以追溯至更早。这表明中国民资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新问题,而是自来有之;而政府鼓励民资投入的解决思路,也难说有根本变化。从“投资菜单”到更早的“非公新三十六条”,再到2005年的“老三十六条”,无论是病征、病理还是诊断、药方,10多年间均面目相仿——这大概不能仅仅用“官僚作风”和“低效率”来解释。
老病既未解,新疾又是啥?还是从字面上理解:原来民资进入还有一道“三重门”,现在则连“门”都没有了。用李克强总理的原话来形容:“个别地方群众甚至编出了顺口溜,说地方政府当前对民营企业有‘三不’:不听电话、不接材料、不予办事”“有些地方负责人见一下民营企业家还‘偷偷摸摸’的,好像民企‘矮人一头’似的!”
病因究竟在哪?李克强总理也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只要清清白白,为了事业发展,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打交道有什么顾虑的呢?”毋庸讳言,“反腐”与“严管”后,懒政、不作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诸多地方官场有升温趋势,但此种现象不限于民间投资一个领域,且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成为一类短期现象。
所以,解决民资增速过缓,不管是“新疾”还是“老病”,关键在于要敢于“拆墙”。没有“墙”的存在,就谈不上“门”的阻碍,这是个朴素的道理。
病是长病老症,药是一眼即明。局部的创新等都是次要手段,放到更大的历史周期中去审视,关键还是“改革开放”。改革是行为外观,开放才是实质。对外开放也是“对内”开放,开放其实就是“拆墙”。
3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主要动力来源有两个: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形势严峻,不得不把经济搞上去;二是后来形成的“政绩”与“发展”的挂钩模式。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危机感早已不足以成为改革推动力,利益堆积甚至成为新“墙”。此种情况下,如果政绩动力再不足,无论是民资还是各个社会领域的开放,都可能会紧闭门户、高墙森严。
如何缓解甚至根治民间投资的“老病”与“新疾”?是重复10多年来循环用药、功效不显的老路还是痛下决心拆“墙”?对已意识到巨大潜在危机的改革者来说,这将是一场与“不痛不治”的路径依赖、体制惰性之间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