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银行家达斯(SatyajitDas)表示,目前的金融市场动荡越来越反映出市场对决策者信心的丧失。“央行行长们也意识到他们必须不断为其追随者创造新的奇迹。”
诸神的黄昏:央行宽松政策效力或许已是“明日黄花”
首先,自2009年以来实施的措施制造了一种虚假稳定,并在很多市场制造了资产价格繁荣。但是,GDP扩张的绝对值及价格变化水平不足以解决全球债务问题。
其次,新举措看似是“弹药及想法耗尽”的聪明但绝望的个人的冒险反应。央行官员们的行为反映了乔治-桑塔亚那的观察:狂热在于你的努力加倍,然而你却忘记了你的目标。
处于这一争议中心的是负利率政策,目前欧洲及日本已实施负利率,很多其它国家也在考虑之中。负利率不会创造产生强劲增速的借贷驱动型消费及投资。现行的高债务水平、糟糕的就业前景、低工资增长率及产能过剩降低了潜在增长率。
负利率不可能会导致通胀,尽管央行行长们固执地认为: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并将最终导致价格水平的巨大变化。
市场对于负利率的“有害”产物有很多担忧。银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可能会侵蚀银行存款,从而降低银行借出钱款的能力并降低融资的稳定性,而这正是央行拼命想要改善的。
负利率使货币贬值从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能力令人质疑。尽管实施负利率,欧元、日元及瑞郎迄今并没有减弱。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国家有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其中欧元区的经常项目盈余占该区GDP的3%,日本占比为2.9%,而瑞士的经常项目盈余占该国GDP的12.5%。负利率在管理货币价值方面的失效只是说明:全球不平衡的潜在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第三,决策者的慌张削弱了市场对他们能力的信任。美联储将利率正常化的企图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而关于不会有进一步降息或政策逆转——包括可能的新QE计划或负利率——的猜测加重了市场困惑。
欧洲央行看起来无力应对来自“朋友”及“敌人”的围攻。前者要求欧洲央行进行更多的刺激措施,而后者认为欧洲央行已经僭越了其职责范围。迄今为止,欧洲央行未能成功应对疲弱的银行及超过1.2万亿欧元的坏账。
日本央行转向负利率的决定于不到一个月前所发表的言论直接矛盾。
而直到最近一直被称赞为经济管理者典范的中国央行,却在挣扎着控制将其股市大跌、阻止资本外逃并避免人民币贬值压力。面临增速放缓及快速改革的阻力,中国正转向增加支出及增加银行贷款的策略。信贷增速正接近2009年的水平,无视早已高企的债务水平及明显的金融压力。
第四,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敦促大胆的、广泛的措施,G20会议对新举措并不感兴趣。国际合作被冲突所取代。每个国家都日益将财政和货币政策重点放在国内目标上,对不寻求货币贬值或损人利己政策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第五,市场意识到可用选项越来越少。最近几周,市场一直呼吁更多的协调货币宽松政策、更多的财政刺激及更多的结构性改革以支持增长。决策者应该好好理解丘吉尔的建议:“无论策略多么迷人,你应该偶尔看看结果。”
目前,市场动荡局限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限。始终存在的风险是:金融市场问题削弱银行体系,这反过来又导致信贷紧缩及经济活动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