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新经济形态契合供给侧改革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杨国英:新经济形态契合供给侧改革

2016-05-12 08:43:22   来源:   

在新旧经济模式加速换挡之下,认识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形态,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在“互联网+”、制造强国战略的政策引导下,新经济正在加速上行,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

在新经济加速上行的同时,传统经济的下行尽管在预料之中,但其经济下行幅度却出乎意料。以较具代表性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例,今年的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足足7.9个百分点。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新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传统经济为代价的,或者是,新经济的快速增长挤压了传统经济的生存空间。

对经济理论或经济发展史稍有了解,我们就会明白,该观点经不起任何推敲。一者,任何新经济形态或者新经济模式,都是由市场力量自发推动而成;二者,从发展角度看,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均不可能一成不变,昨天的新经济在今天或许会变成传统经济,同样,今天的新经济在明天或许会成为传统经济。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两分法,在理论上存在厘清两者辨识度的必要性。但是,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事关经济稳定,更事关社会稳定。而这一基本国情,天然决定了我国不同于单一经济结构的中小型经济体,在发展新经济的同时,不仅不能抛弃传统产业,反而应以融合姿态推动我国传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当下而言,我国新经济和传统经济两相融合的深度和速度,决定了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迈入“新常态”。而对这一前景,我们有必要持有乐观态度。阿里巴巴刚公布的2016财年财报就显示,其成交额与收入齐飘红;而京东等电商平台当下也在积极尝试融合新经济和传统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力量,电商们通过对技术模式红利的拓展、对消费活力的释放、对新生产力的开掘,正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带动纳税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新经济能将实体经济带入网状(互联网、物联网等)和链状(产业链、信息链等)存在中。比如,阿里巴巴等电商就在强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优势的同时,让信息流和物流融合协作,从而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创新,与传统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助推传统经济的转型,从而形成新经济实体。

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实体的作用,绝非零和博弈格局下的榨取,而是增量助益。所有人都能做电商,所有实体经济都能“互联网+”,新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注定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主动渗透,直接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并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从而让满足新需求的新供给能力提升水到渠成。就此看,新实体经济形态显然深度契合供给侧改革。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