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东北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形成多元的经营主体,以此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
东北三省地区曾经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先行一步的政策支持,一度领先国内工业行业发展,更被业内人士称为“共和国长子”。但近些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已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此,东北地区如何重新焕发国有企业活力、刺激经济发展并“破困出局”成为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国企改革。在他看来,如果解决东北地区国企脱困的前提首先是要承认问题的存在,敢于面对现实,并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GDP增速分别为3%、5.7%、6.5%,其中,辽宁排在末位。而从地级市层面来看,2015年全国共有14个地级市的GDP为负增长,位于东北地区的就有6个。
“东北经济增速全国垫底,其核心症结是体制机制改革严重滞后。”东北财经大学研究员于左认为,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但对经济增长质量重视稍有不足,忽视了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又过多过深,且对市场失灵弥补不足,在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相对滞后的基础上,不仅错失了历次结构调整的良机,更使得结构性矛盾不断累积。
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东北地区存在的经济问题,一方面要破除各个领域内存在的行政垄断,加强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并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举措;最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把东北的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形成多元的经营主体,以此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
实际上,东北三省在推进国企改革方面上也是比较积极的。在今年东北三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辽宁省提出,推进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组建省水资源管理集团、省城乡建设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员工较多的企业兼并重组。吉林省提出,实行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政策,先在农业、林业、旅游等领域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黑龙江省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中国制造2025》细分的23个行业,确定在17个技术优势行业靠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对接等措施,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