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将采取七措施努力稳定民间投资,包括放宽准入标准、营造公平环境、加大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等。近期,民间投资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在5月4日和9日两次提到民间投资,指出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5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派出督查组,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
本届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发展一直都非常重视,致力于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但为民间投资打破壁垒,还通过简政放权、改善融资环境、推广PPP模式等长期性工作支持民间投资的发展。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样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民间投资的增长却减慢了。今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5.7%,不仅比去年全年10.1%大幅下降,还低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7%的增速。从更长时段来看,2014年之前的几年,民间投资增长率一直较大幅度地高于总体;而2015年以来,两者的增速相差不超过1个百分点;今年进一步出现了民间投资比总体慢的现象。应该说,政策支持的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且还可能起到了一些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效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应该能够起到纠偏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民间投资的发展,仅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宜的宏观环境。如果把民间投资比喻为作物,那政策环境就是风和雨水等气候条件,宏观环境则指土壤和生态等周边环境。即使雨水充足,如果作物没有适宜生长的土壤,而且被周边更为强势的其他物种挤占了生存空间,那也是难以顺利生长的。
这些年的宏观环境实际上并不适宜民间投资的发展。就土壤条件而言,地力已经透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成本经过连续快速上涨之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需要一个长达好几年的L型以休养生息。就生态条件而言,在金融创新的“大水漫灌”下,具有融资优势的市场主体迅猛生长,而融资能力弱的民间资本逐渐处于劣势。在中国经济的地力被透支之后,新型融资的“大水漫灌”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手段,这是这些年宏观环境的主要特征,而这是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
PPP模式就是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不管其采用何种形式,实质都是政府向社会资本融资,相当于社会资本借一笔资金给政府,政府再通过政府付费、缺口补助等方式返还。推广PPP模式的实际效果是政府在当前财力不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融资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推动经济增长。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政府主导的投资,一个例证是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6%,较去年和今年1-2月都有所加快。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中,PPP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民间资本在PPP模式中的参与度却并不高,这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关键原因是民间资本实力较弱。民间资本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它们大多规模小,没有太多的自有资本,也没有足够的融资渠道,可以筹集到PPP模式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所以,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如火如荼的时候,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表现很差,这是其增速比总体低的主要原因。
民间资本规模小、实力弱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PPP模式中会被边缘化,决定了它们在新型融资的“大水漫灌”中会被挤占生存空间。加大融资支持看起来有利于民间资本,但习惯脚踏实地的它们,在金融资源的争夺中有时会处于劣势。
相比良好的政策环境,适宜的宏观环境对于民间资本来说更为重要。而适宜宏观环境的营造,关键在于放弃靠“大水漫灌”刺激经济增长,在于通过休养生息恢复中国经济的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