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经济指标到另一个经济指标的妄加猜测并不能对中国经济准确分析,投资者要了解实际情况还需从更大范围的视角考虑。
中国的经济基本面运行良好,所以说应该从短期(1年左右)和中期(5年以上)两个时间维度对中国发展和物价稳定前景进行分析。
当然从中期来看,很多人认为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近乎6%。但是如果要更确切的阐述,就需要用概率的工具来说明。
毫无疑问,中国有充足的资金,中国可以调动大量的内部资源进行项目投资。但是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由于中国老龄化加剧,中国可用的劳动力增长率有所放缓。
中国的生产力挑战
按照推算,中国需要保证平均全要素生产率(TFP)在5.8%—5.9%的水平才能保证经济体在中期非通胀潜在增长率达到6%。2015前5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8%,而平均劳动力增长率只有0.12%,所以说TFP超过6%是可以实现的。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中国当前的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本的效率,同时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资本使用率。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会保证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些也将检验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将达到何种程度。
这些都是在未来观察中国的重要切入点。逐步淘汰产能过剩的部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些都能促进中国经济稳步而持续的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所谓的“新常态”,就像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阵痛期,中国要把增长动力从投资转移到消费和服务行业中来。从数据上看,这种变化正在积极的发生。2016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快于传统制造业。
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家表示,当前中国正处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如果可以进一步开放的话,德国将出售更多的现金技术用以帮助中国提高生产率水平和促进创新。德国高级官员也积极访华,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全世界主要国家的产品、服务和投资项目的提供者。中国正同韩国、越南以及印尼展开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地区之间的富裕繁荣。中国还积极提出加强阿拉伯国家之间联系的“一带一路”战略,帮助中东国家进行大型的项目建设。
去年12月,中国承诺向非洲进行600亿美元的投资以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去年年底,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200亿美元。
投资研究
中国的投资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加以研究,而不仅仅只是观察经济和金融数据。
中国采取合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创造投资机会,强劲增长的消费和服务部门也颇让人期待,中国的一些知名公司也开始向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中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