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国最时髦的经济政策词汇莫过于“去杆杠”、“去产能”,每当提及此,大多数人都条件反射般地想到钢铁、煤炭、房地产等,然而“金融去产能”却被鲜有提及。
中国经济的“脱实入虚”已经无需更多论述,而“脱实入虚”的结果,就是导致我国金融行业“产能”迅速扩大。毫无疑问,当下我国的金融行业“产能”是严重过剩的。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应当与整体经济规模相匹配。倘若以人均GDP来代表国家经济规模的话,2015年我国人均GDP为8016美元,大体相当于美国1975年(7820美元)、日本1978年(8675美元)的水平。与此同时,当年美、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仅有5%左右;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的中国却达到了18%,不但远超与当年的数字,甚至比2015年美(9%)、日(7%)都还要高出两倍有余。另一方面,2015年我国GDP全年增长6.9%,而金融业GDP却同比增长15.9%,这两个简单的对比,正好说明了我国金融行业产能扩张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更有摩根大通、高盛等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巨头,其金融机构扎根于全球各个地区;另一方面,日元也是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之一,三菱、三井等“财阀”也不失为金融大鳄,日本金融机构也是将其触手遍布全球。可以说,美、日的金融机构是服务于全球的,然而中国的金融业虽然规模巨大,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体系,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这更能说明,我国金融行业产能已经扩张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从另外一组数字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业的过剩状况。目前,我国金融业就业人员总数大约600万人左右,金融业就业占城镇单位就业比例是3%左右,而这3%的就业创造了8.5%的GDP。与此相对,美国金融业就业约800万人,占非农就业的比重将近6%,6%的就业只创造了7%的GDP。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上来看,中国似乎“力压”美国,但是这数字背后代表的含义却是,中国用更少的人,产出了比美国更多的“金融产品”。
根据分析,2010年以来金融业的自我膨胀主要在于实体经济部门不断加杠杆,实体部门负债规模的不断攀升推动金融业增加值的不断增加。然而更为可怕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杠杆金融、高风险金融都打着创新的名号,金融创新正在成为金融“加杠杆”的另一载体,也就意味着“加杠杆”的源头正在从实体部门演变成金融本身。
值得警惕的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产能扩张并没有到头。根据《新财富》公布2016年500富人榜来看,“最新中国十大富豪,九个都在做金融”。越来越多的国内的实体企业正在乐此不疲的涌向金融业,纷纷开始打造其金融板块。其中,万达集团:百年人寿(保险)、快钱(第三方支付)、飞凡网(互联网金融);腾讯控股:微众银行(银行)、财付通(第三方支付)、众安在线(保险);阿里巴巴:网商银行(银行)、众安保险(保险)、天弘基金(基金)、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芝麻信用(征信);百度:百信银行(直销银行)、百安保险(保险)、百度钱包(互联网金融)、百度财富(第三方理财),此外还有,小米、美的、乐视、京东、恒大等。
然而任何产业发展不可能无限度扩张,在中国经济L型格局下,金融业真的能够独树一帜,独自撑起一片天空吗?日本和美国经历的教训说明,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自我膨胀的金融业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取灭亡。日本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峰值是1990年的7.4%,90年泡沫经济危机后即一路下滑,直到今天日本金融业仍处于债务泥潭,而日本经济更是被称为“失去的20年”。美国的峰值是次贷危机爆发前夜的2006年(7.6%),此后也再未超过,美国人痛定思痛,提出“再工业化”,旨在重振实体经济。201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超过了美日的历史峰值,我们还要选择继续吹大这个泡沫吗?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在国内经济脱实就虚的大背景下,金融业理应同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房地产业一样,归属于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未来应当加大力度实施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金融去杠杆、去产能,来化解其中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