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组专家文章。专家们都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综合来看,再用七八年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问题的关键是,必须着眼长远,在现阶段就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塑增长动力源,使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动力,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结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看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更能理清思路。
简单来说,“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在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如果一个经济体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会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等。坦白说,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悲惨的境地,世界上有过先例,也因此,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尽量去避免这种“陷阱”。正如林毅夫教授很早就指出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发达国家没有的“后发优势”,可以借鉴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弯路。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推动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所在。
习总书记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到了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位置。这是因为,我国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先富与后富的发展思路,在客观上令社会收入差距渐趋明显化,一揽子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仍待抛出。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无疑能够减小整个社会的基尼系数,不断弥合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得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能够通过各种政策途径“流通”到中等收入阶层里来。
习总书记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必须加强产权保护。这些都是“扩中”的有力措施。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显然有利于预防“中等收入陷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凸显等。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最终要落实到通过产业升级创造出一些较高收入的岗位,使得普通人增加收入,还要做实针对他们的社会保障。产业升级是关键。美国等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升级创造出来的岗位是大量中产阶级产生的源泉。我国正在建立的创新型社会也正在努力通过技术革新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对僵尸企业的大力清理也不容放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观察那些对“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较为顺利的国家,可以看出,他们一般都实行较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依法治国,经济体与社会呈现出一种有规管有秩序的状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直是我国的一项主要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多项深水区改革也体现了对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努力,比如国企改革、简政放权的行政审批改革、以各种政策实质性地鼓励民营经济等。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是一环扣一环的,对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社保以及权利的保障是关键。这样才能使得这个群体真正稳定下来,维持一种“橄榄型社会”的稳定形态,不仅贫富差距会减小,而且社会更稳定,这最终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