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金融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在12日举行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在提倡积极作为的同时,也提醒要防止三种倾向:“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济;普惠金融不能等同于小额信贷;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金融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发展普惠金融不是要人人办金融或偏离实体主业搞金融”。
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涵盖微型金融但内容更为广泛的“普惠金融”概念。目前已有包括英国、巴西、印度、印尼等在内的20多个国家制定并启动国家普惠金融规划或战略。2016年1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普惠金融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就银行业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已达20多余种,法人机构4393家,境内机构网点达22万个。中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377家,县市覆盖率65.9%;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布放ATM机84万台、POS机96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3%和12%;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6.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95%。?
但普惠金融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据郭利根介绍,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获得全面金融服务的难度较大。此外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完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也不显著,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还不适应普惠金融特点等。
因此,郭利根指出,金融机构应将普惠金融服务目标融入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核心环节,真正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时在业务模式、风控技术及管理制度上,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安排。此外,还需建立专门的普惠金融监测考核指标和统计制度,加强评价和监测分析并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税杠杆的激励引导作用。
郭利根强调,发展普惠金融,尤其要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和网络技术运用,深化金融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信息采集方式,提高服务精准度。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终端,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和快捷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