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投资、出口拉动效应递减,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14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投资,2015年贡献率为66.4%,而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84.7%。
昨日,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投资方面,仅房地产一项亮点较明显,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增长7.0%;其余如备受关注的民间投资,1~5月份仅增长3.9%,增速较2015年全年的10.1%,下滑十分明显。进出口则延续低迷态势,1~5月份,进出口总额91613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52848亿元,下降1.8%。
消费虽说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并未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均回落0.1个百分点;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实际上,在当前广义货币(M2)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状态下,中国的消费引擎并未得到充分“发动”。一方面,因资产配置荒,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行业,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外,5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继续上涨1.70%,二线城市集体上涨。另一方面,“海淘”等境外消费快速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主要集中在中高端耐用消费品领域。为此,政府甚至于今年4月推出了针对跨界电商的跨境电商新政,此后因招致争议,监管部门决定设立“一年缓冲期”。
归根结底,消费引擎未充分发挥还在于中国产品的质量。改革开放的头二十余年,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而当时的制造业主要目的是出口以及满足国内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到了本世纪,中国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并进入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轨道,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日益充裕,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渐高,但一直打“低价牌”的中国产品,不但出口竞争力减弱,在国内也越来越不受待见,于是出现了制造业整体过剩,但高端制造却依旧短缺的局面,只有华为等极少数品牌能够获得国人青睐并走向世界。
因此,欲激发国内消费,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研发,鼓励对产品人性设计等方面的探索,让国产品牌具备“优质”竞争力。同时,注重产品的质量与设计,也契合决策层主导的供给侧改革。
在技术和设计方面发力之际,也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创新企业、创新产品被“山寨”,加大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旦仿冒的成本太低,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之恶果,令创新设计失去土壤。
其次,中国企业需树立品牌意识,具备长远目光。打造一个品牌,不同于卖出一个或一套产品,而是要通过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来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国人对产品建立长久信赖。
此外,质监部门也要顺应时代提升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去年初,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杭州生产的“马桶盖”,引来各界关注。一方面,说明中国具备制造部分优质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证明中国产品质量标准不及国外。因此,将产品质量标准付诸文件、政策,势在必行。
纵观中国科技发展史,我们不但拥有《考工记》、《天工开物》这般科技著作,亦出过鲁班、庖丁这样的匠人,还有过青花秘色瓷、叠梁拱之类伟大的技术。换言之,在重塑中国品牌、打造“中国智造”的当下,传统中国的“工匠精神”,亦需时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