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一则重要消息,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具体而言,即在其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5》之中,提出了未来可能会涉及的一些重要任务。其中,就包括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可考虑推出可转换股票存托凭证;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开放程度。”
对此,“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的这一表述,或许给不少市场投资者带来一个感觉,即沉寂多年的国际板又有卷土重来的意味了。
然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市场行情,当市场传出国际板推出之后,给市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股市加速扩容,而随之而至的,就是股市的加速下行。那么,面对时下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股市环境下,国际板消息再度卷土重来,会否再度引起市场的恐慌呢?或许,所谓的国际板会存在被市场误读的可能?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国际板,一般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板块。至于存托凭证,则往往属于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但其中会涉及外国公司、保管银行、存托银行、投资者等重要参与方。
时下,虽然央行正处于研究的阶段,而国际板的呼声也有再度抬头的迹象,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在未来的操作中,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发行,或采取什么样的配套措施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对A股市场的资金分流影响。
其中,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假如在国际板推出之际,对外国公司采取的是IPO的发行方式,这无疑会给整个市场构成深刻性的影响。
具体而言,先从估值上进行影响。实际上,与A股市场相比,国外上市公司,尤其是国外优质上市公司,其整体估值相对偏低,而其采取IPO发行的手段来进入A股市场,也将会起到压低A股市场整个估值水平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若结合未来注册制度的放开,这将会给壳资源概念股票构成沉重的冲击。
再者,从股市资金分流情况来看,如果开放国际板,对于外国上市公司而言,其更看重的是A股市场独特的赚钱效应。对此,如果A股市场打新炒新现象依旧延续,那么对于这类优质外国上市公司的来袭,也大概率地遭到大肆地炒作,而在其股价爆炒的过程中,也起到间接分流市场存量流动性的影响。
此外,随着未来A股市场的逐步开放,未来不排除会存在更多外国上市公司借道国际板参与A股市场的IPO发行,而一旦市场投资与融资功能得不到均衡发展,则最终导致的结果,将会是加速分流股市仅有的存量流动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因A股市场IPO堰塞湖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即使开放外国公司的IPO发行,也未必能够起到本质上的冲击影响。
不过,与IPO发行相比,发行存托凭证来满足外国上市公司的需求,或许给市场带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通过发行存托凭证的方式来引导外国上市公司,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其货币结算兑换、市场交易渠道、交易方式等问题身上。其中,在发行存托凭证的过程中,最终究竟是采取柜台交易的方式,还是采取交易所交易的方式,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外国公司到内地市场的融资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A股市场参考一下部分成熟市场的做法,或采取分类别、多元化的发行方式,或许能够很好降低其对股市资金分流的影响。
不可否认,对于外国上市公司而言,其无论是借助IPO发行,还是通过存托凭证等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其核心目的还是离不开融资圈钱以及提升企业全球影响力的需求。
时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从沪港通的落地,到现在深港通、沪伦通的加快推进等举措,实际上也体现出我国资本市场有加快走出去的决心。然而,在未来资本加速双向流动的过程中,内地市场逐步开放给外国公司,或逐渐放开外资投资的额度等,这也是一种大趋势、大方向。
但是,在笔者看来,在内地市场逐渐开放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还是离不开这几点问题。
其一、在市场加速开放的背后,国内市场监管是否能够持续跟进。
其二、内地市场法治建设可否得到真正的落地效果,而市场存活已久的违规成本低下问题可否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其三、未来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发行,才能够从本质上降低对A股市场的冲击影响。
其四、在市场逐渐开放过程中,未来普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该如何得到本质上的保护,而投资者的索赔效率又该如何获得快速提升等。
内地市场逐步开放,或许是一种趋势,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入的结果。但是,在市场逐渐开放的同时,我们也该做好充分的配套准备工作,而不能够为了简单的开放市场而任性放开。不过,时至今日,虽然沉寂多年的国际板看似有卷土重来的意味,但当下终究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而其未来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开展,或有哪些配套措施给予完善,这仍然存在较多的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