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和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在国新办举行了关于中国债务状况的通气会,其中审慎规制局副局长王胜邦就谈到了转杠杆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转杠杆就是如何把企业的杠杆转移给居民。他举例,美国也有转杠杆的例子,美国并没有真正去杠杆,他的杠杆实际只是转移了,原来金融部门杠杆很高,转移给政府,政府部门加杠杆,吸收了居民部门的杠杆,所以现在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下降,其实表现为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
也就是说美国的转杠杆是由政府吸收了居民和金融部门的杠杆,这跟中国的转杠杆正好相反。
银监会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作为转杠杆的一个方式,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可以将他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向职工、个人、管理层分散。还有一个手段金融部门也可以做一些工作,包括资产支持票据、收益连接票据,将企业部门未来可以形成稳定现金流的部分转让给居民部门,这样来实现转换。
这个转杠杆的方式还是比较有新意的,但是前提是资本市场要发达,价格要上涨,或者其他价格要下降。但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L型发展还要持续多年的情况下,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资本市场要上涨,还是很难的。经济不增长,只有制造泡沫,比如2015年的牛市就是货币发行和加杠杆制造出来的,那种去杠杆不但没有去杠杆而且加了杠杆,2万亿的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国家队投入了股市,目前正在A股盘桓。
美国的转杠杆是通过政府作为共工部门去吸收私人部门的债务,在美国其实企业、金融部门和居民一样都属于私人部门,其实是央行通过发行货币,量化宽松去购买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债券,这样就实现了转杠杆的目的。由于政府是公共部门,可以低价大量购买债务,刚开始购买的时候他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要稳定社会预期降低债务杠杆,所以很可行,至少没有多少阻力。再加上此后经济腾飞了,资产价格飙升,央行财政部再把这些债务抛向市场,最终其实政府还赚了。
但是中国不同,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都是政府的,再加上地方政府,他们都属于政府的范畴,私人部门包括民营企业和居民,转杠杆事实上就是把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杠杆转向中央政府和居民。民营企业在此轮经济下跌中,受创很大,也没有能力承接杠杆。
中央政府承接杠杆还是比较可行的,其方式是发行货币收购债务,还有就是增加赤字率,这几年其实一直在实行,比如几万亿的债务置换,央行发货币给政策性银行等等,今年赤字率也在增加。
而私人部门承接杠杆难上加难,因为私人部门,居民部门是逐利的,其对未来的判断也没有政府部门那样长远,如果资产价格不上涨,他们没有动力去掏腰包收购资产。年初一线城市房地产大涨,有官员解释为通过房地产价格上涨来转杠杆,但目前房地产泡沫已经得到官方否定,这次官员就没有提了。
事实上,不仅仅现实中这种方向的转杠杆难以操作,从理论上讲也难以成立。经济中的泡沫是因为央行发的货币太多,是银行信贷太多,是政府投资太旺盛,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前期刺激力度过猛,没有守住杠杆率导致的。在这个前提之下,居民的杠杆是低的,居民手里的现金正是杠杆过高泡沫的溢出,比如房价过高,经济增速过快,金融过于发达,极少部分人收入过高,不能产生有效的投资和消费,只能去储蓄。如果要去杠杆,首先是他们收入的减少和储蓄的减少。
当然也是有办法可想的,比如目前已经超过26万亿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何能够进入实体经济,进行有效投资事实上也是可以做文章的。去年的超级大牛市,这部分资金功不可没,采取的方式杠杆,自己做优先,然后撬动其他劣后资金跟进,但在二级市场制造了一个大泡沫。目前应该研究的是,这部分资金如何进入一级市场,尽量少参与二级市场操作,然后再一二级市场形成良性的动态反馈机制,这样才可能做好转杠杆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