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打算血洗万科董事会,提议万科召开股东大会,11名董事全部罢免。比我之前预期的还要早,还要忍不及。
据财新报道,姚振华连新任万科董事长都选好了:吴向东。低调的吴向东,强势的吴向东,喜怒不形于色的吴向东,一力主导华润置地崛起的吴向东,终于抱着琵琶登场了。
是不是商量好的?华润方面的回应是:没有提起罢免董事会的议案,也没有提起吴向东担任董事长的人选。
我想,这些在之前商量前后脚发公告反对重组预案的时候就差不多谈妥了。不然,华润40万名员工,姚振华为什么偏偏要提名吴向东呢?向华润示好的姿态很明显,不跟你争铁王座。
看看宝能入主南玻玻璃的结果,像不像重演?要么不做,要做就赶尽杀绝。所到之处,刀断刃,人断肠,鸡犬不留。
看宝能公告,实质是:以预案未尊重股东为发难借口,行血洗董事会之目的。核心是两个:1、王石长期留学泡妹妹,同时还吃空饷。2、事业合伙人架空股东。
看这个公告,联系之前的公告,我对宝能的公告必须表达膜拜,总是能够把姚振华杀气腾腾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不由得叫一声:好。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讨论这两个问题,因为更多的细节我们都不知道,需要万科来回应,我预计万科很快也会有激烈的反击。
我只谈我的感受。
对第一个问题,说王石留学国外吃空饷,实际上是英国脱欧者政客的把戏:天天高喊我们每年要给欧盟交保护费182亿欧元,我们可以这笔钱改善我们的医保的。但事实的全部是:扣掉各种返还,英国每年实际上缴的保护费是84亿欧元。
对第二个问题,很多人从事件一开始就开始大打“郁亮王石不合牌”,认为王石众叛亲离,郁亮和团队会留下,王石会光屁股出走。恭喜你们,你们打错了。
郁亮和王石当然有矛盾,但双方坐的绝对是一条船。理由就在:“事业合伙人”与“项目跟投”,都是郁亮主导力推的,而这两个是和大股东的权益有根本性冲突的,会摊薄大股东权益。这是我从一开始一直强调的一个判断,也因此和很多朋友发生了争论。
我依然如之前一样相信,宝能和华润只要实控万科,就很可能会否了这两个计划。现在看宝能的声明,几乎是板上钉钉。看看金地的前车之鉴就更明白了,安邦和生命人寿控制金地董事会,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联手否了项目跟投制度。大股东想要更多的收益。
如果华润宝能没有给万科管理层非常强有力和能够确保落地到位的承诺,我认为,郁亮会权衡他留下的必要性。虽然说,在王石的领导下,郁亮也是职业经理人,但面对王石,郁亮是可以sayno,因为万科的制度设计是允许这样的。但面对吴向东和姚振华,性质也许会完全不一样。
好,回到主题来,说到底,万科的大股东是谁,管你我毛事?如果打个很庸俗的比方:股东权争,不过是帝党后党之争,这是家事。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我们真正要关心的,是万科这家公司。我们到底想要一家什么样的万科?大股东如此这般的权争,对万科的长期发展是好还是坏?管理层大面积动荡的万科,是不是还是那个万科?
这是判断我们支持谁的标尺。不要因为厌恶王石的行事作风,而去盲目的支持把他干掉。问问自己,王石是不是一个很差的企业创始人、职业经理人?
显然不是。我尤其看不惯那些把田姑娘扯进来甚至骂她是“扫把星”的人,睁开眼睛看看时代吧,和很多央企领导身有家室包养情妇相比,王石正大光明的谈场恋爱,这都踩你尾巴了?股东之间的事情,管人家田姑娘什么事?
你想要一家什么样的万科?
我想要一家透明的、公开的、股东之间有制衡的、炒股票不用听消息的万科。
我想要一家守法的、廉洁的、有操守的、不会掏空上市公司的万科。
我想要一家勤勉的、永保行业危机感、做事有法度的万科。
我想要一家每年都有固定资金做公益,而不单是为了宣传的万科。
我想要一家企业高管不会因为贪污腐败被抓进去坐牢的万科。
这是不是很多人的期望?你想不想看到这样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丑闻不断的国家队的上市公司也变成这样?
过去的王石郁亮领导下的万科做到了吗?没有,但一直在接近。
过去的30多年,万科没有一个人被抓进去过。这在中国大转型时期,不说是企业史上的奇迹,也是非常罕见的。华润是第一号的央企,做到了吗?
万科在2010年把价值10亿的企业股,没有高管私分,而是做了公益。放眼中国的上市公司,谁做到了呢?
我并不想说王石、郁亮的团队有多么高尚,在我眼里:王石团队的价值,不是缔造了一个全球第一大的3000亿的万科,那有很多市场推动的因素。但是万科基于“人性是自私的”建立起来的一个制衡、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这确保了万科30多年来管理团队的稳定、自洁,也确保了公司的安全和业绩的持续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哪家企业做到了这些吗?那些曾经你我耳熟能详的牛逼企业,有多少就是因为企业家的一着不慎锒铛入狱而变成了昙花一现呢?那些曾经你我顶礼膜拜的央企领导同志,又有多少因为包养情妇、贪污腐败而葬送了大量国资,甚至掏空公司呢?
如果说万科将来有什么遗产,这是最重要的遗产,这是我们来判断这场股权之争的一个基本判断。当我们讨论万科的诸多缺陷、发泄对王石的诸多不满的时候,甚至当我们为华润宝能抢夺控制权叫好的时候。我希望,万科的这个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不要被你我燃烧的激情忽视了。
你要谈缺陷,就来谈缺陷,以及怎样才是最好的弥补缺陷的方法。
万科三个缺陷:股权长期分散。转型缓慢。股价老不涨。
股权长期分散的问题
这是个历史问题,王石要担责,王石在宝万之争一开始就接受财新采访的时候也认错了。对这个,我想说: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你就要付出代价,现在王石付出了代价,没什么好说的。宝能是真金白银从二级市场买的股票,华润是通过董事会投票反对议案的,大家都是按规则在做事,输赢都要认。
稍微有点不忿的是,王石15年前引入华润,意思不就是要傍上一个大款,震慑像君安那样的“野蛮人”么?既然宝能来者不善,大股东华润在长达1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不担起这个责任呢?
转型缓慢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住宅行业见顶的情况下,万科没有快速转型到可持有的商业地产,以及其它行业上,这带来了长期发展潜力的担忧和股价的低迷。
还记得在宝万之争之前,行内谈的最多的是什么吗?王石郁亮之争,关于万科到底转不转型做商业地产。是不是真的,我没有求证过,但事实是,万科的商业地产做得太辛苦了。关于这个,我曾经和华润置地对比做了一些功课。同样是有住宅有商业,万科做的是大众住宅+社区商业,华润做的是中高档住宅+综合体商业。所以,华润的商业客流可以导入到住宅购置,住宅的业主可以导入到商业消费,两者之间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但万科太吃力了,社区商业的客流主要是业主,这是一个封闭的流程,客群彼此没有互补。所以万科要转型做“城市配套服务商”,做综合体。
但客观上说,这并不是万科一家的问题,和万科最相似的中海,在最近几年的股东会上,同样面临住宅市场见顶公司如何长期发展的问题。这是发展模式的问题,当初你选择了这个发展模式,要改变它,需要时间。说白了,万科也好、中海也好,现在都是在过一个坎,行业的大坎。这是个剧烈的调整期,你换不换管理层,这个调整期你都要经历的。我相信以这两家公司管理者的经验,他们是可以平稳过去的,但不同的是,万科遭遇到了股权之争。客观上,这给其它企业提供了后发赶超的机会。
股价老不涨,股东回报太低的问题
今天也跟陶哥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万科发展到了3000亿,谁得到了好处?是一般老百姓吗?是股民吗?他倒是承认,大股东分了不少。
这个我真解释不了,中国的股市太奇葩了,散户什么时候赚到过钱?招商蛇口的故事讲得那么好,散户赚到钱了吗?大家各自理解吧。我也经常买卖万科的股票,因为万科是一家不需要靠内幕消息就可以做出判断的股票,我喜欢这样的操作。输了认,赢了开心。
总之,看待这些问题,我想提醒一点:要分清楚哪些是行业的问题,哪些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如果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当然要换管理层。但如果是行业的问题,你换管理层是不是可以解决?不要一股脑儿把万科身上存在的问题,全部推到现在的管理层身上,这是很不公平的。
是不是换了管理层,万科就走上了康庄大道?很多人的确看不惯万科,甚至巴不得他倒下,有很多地方我也很看不惯,比如华生说的一些万科的毛病。但是,你因为讨厌一些人而盲目的欢迎另一些人,往往也会被证明是更加错误的。有些问题的确存在,但是不是说,严重到必须赶走管理层才能够得到解决?还是说这些只是借口?
仔细看今天这些指责万科的“内部人控制”、“事业合伙人违规”、王石出国留学泡妹妹。可是,在当初姚振华和王石密会的时候,在向深圳市政府报告的时候,姚振华不还在说:“王石是我很尊重的企业家”、“华润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吗?
从华润和宝能联手反对来看,我认为这次的股权之争,已经失控了。宝能今天如此强烈的措辞,大有赶尽杀绝之势。并且可以断定:之前很多人认为的,万科管理层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对事业合伙人制度设计的根本否定,意味着:华润宝能不但会换掉万科的管理层,而且会改变万科多年以来建立的制度设计。
我不认为这符合万科这家公司长远的整体利益,难道你们真的认为,赶走了万科的董事会、管理层,宝能能够胜任万科3000亿的盘子?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华润引入央企作风,可以把万科管理的更好?如果华润的公司管理真的做得很好,宋林案又怎么会发生?你真的认为,一个大股东联盟持股已经达到40%的董事会,会比之前的董事会更能够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一个皆大郁闷的结果,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
我记得万科早年官网上有一个“王石online”的栏目,写这一句话:病人才知道健康的意义。我想送给粉丝们,很多事情不要假设,只看事实,不要等到将来万科发展更加不如预期,你再回头来骂娘。也许你们认为这是资本市场的胜利,但我更认同任大炮之前的一句判断:有可能是资本市场的灾难。
因为,大家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