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生:产业品牌毁于资本掠杀是市场的悲哀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崔新生:产业品牌毁于资本掠杀是市场的悲哀

2016-07-06 08:25:15   来源:   

为了方便缕析万科、宝能、华润纷争及其后果,暂且将品牌分为产业品牌、商业品牌,即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同一的产业品牌、产品品牌独立存在的商业品牌,万科则属于前者。产品品牌多属于消费品领域,他们可以成为单一的收购或转让创意品,进行权益转让而不受经营者的致命伤害。

由于产业范畴的局限,作为房地产公司,万科既是企业商号名称、同时也是产品品牌,这就意味着万科企业受损、万科品牌则受损,万科企业灭、则万科品牌灭。但这并非意味着作为企业和产品品牌同一化的万科,则一定要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保护,特别是作为公众公司,除了接受市场及同行业的竞争考验之外,资本市场的产业并购,同样可以成为狙击的目标,但前提是产业并购而非品牌摧毁。因为作为公众公司,品牌关系到公众投资者的价值识别和共同权益。

中国目前尚未有产业并购能力的资本

品牌之所以不是单一的商标或商业符号,是因为品牌本身是时间、业绩的累积,是商标、专利、流程包括团队等等创意要素的集合体,其本身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权属自主属性。因此,无论是不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并购时,品牌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大于企业本身其他实体资产的价值,比如可口可乐等,品牌价值就是企业价值。

正因为中国市场缺失品牌保护机制、特别是针对资本市场并购过程中的品牌治理条款,才导致上市公司品牌资源和资产的流失或消亡,而品牌作为培育市场成长的功能完全忽略。

品牌本身具有产业和市场互为表里的特殊性,即产业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优势,对一品牌的并购,意味着对某产业的竞争安全侵袭以及市场抢占的图谋。因此,与品牌相关的资本活动,往往产生于产品同业、市场同质化的竞争对手之间,由产业巨头委托或与并购资本协同,完成对某品牌的狙击或运营主体的转移。

依据产业投资理论之CVI价值指数SCP模型,某一产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取决于产业投资安全、产业投资竞争力、政策风险指数三方面,假如某一产业的壁垒性如品牌存在安全隐患,其即存在投资价值风险;同行业缺乏产业竞争优势,则需要谨慎投资;政策风险指数波动,则成为该产业的投资风向标。

注:SCP模型是CVI价值指数的核心模型,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产业投资安全(Securityofindustrialinvestment)、产业投资竞争力(competitivenessofindustrialInvestment)、政策风险指数(Policyriskindex)三方面关联因素分析,得出CVI价值指数对某特定对象是否具有投资意义、以及所要承担风险程度的评价和评级结论。

以上可作为宝能通过资本市场狙击万科的评价参照,即:

1、宝能是不是属于产业并购,其在同行业里具备什么样的优势,足以规避万科品牌价值不至于流失或进行替代?

2、宝能是作为战略投资人,还是资本炒手,是长期持有,还是短线暴利退出?

仅此两项,即有数百的指标可以量化,可惜我们的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评价机制。

宝能即使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其同样可通过其他相同战略合作资源协同完成,但我不是宝能的顾问,就此忽略不议。

宝能、万科、华润博弈缘何以闹剧收场

发生于资本市场的每一次“事件”,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漏洞或纠偏、完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之所以严密完善,盖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修补完善而来,中国股市作为专业水平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自我循环风险防控的地步!而资本市场是理性规则与非理性贪欲的博弈,即使最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同样也丝毫不能松懈对自身功能的审慎。

宝能、万科、华润作为资本与产业品牌博弈的难得的案例,最终以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折腾了半天后不了了之,如同一场闹剧。行政极权强力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对此结果,经济界同样不尊重市场,罔顾市场规则和程序,以劝架心理,为利益相关方进行和稀泥,然后辅以老生常谈,亦大跌眼镜。

宝能、万科、华润之“万科事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应有的价值和贡献被倏然忽略,而且是一个各种法规、程序相对透明化的资本市场,实属憾事!因为,此次“万科事件”,会同样、反复地在之后的市场过程重演。其具有如下特征:

1、广泛性:反映于产业与资本的深层博弈,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且不说产业是资本之基、至少两者也是伙伴关系,如今产业警惕资本,两者对立“结仇”,监管部门应扮演什么角色?

2、日常性:资本市场类似“万科事件”随时都可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假如再出现,是否仍然寄希望于“关键先生”进行终结或由经济界劝架?

3、独特性:产业品牌是中国市场经济稀有的竞争力资源,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品牌,假如任由资本极权任性摧毁,将对仅仅二三十年竞争历程成长起来的中国产业品牌,带来灭顶之灾并非危言耸听。监管部门如何在一个充分自由的资本市场,引导资本优化产业资源,使资本市场真正为哺育产业及实体经济服务?产业品牌没有倒在同行业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路上,却被资本极权为了谋取投机暴利而瞬间掠杀。

而在资本市场之外,包含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产业品牌,如何尽快使品牌形成独立的创意产权,而使品牌摆脱对强势企业家的过分依赖,亦是亟需面对的问题。如王石至于万科、董明珠至于格力等等,虽然在对产业品牌成长过程,发挥过核心作用、甚至是品牌的缔造者,但万科之所以具有品牌价值,是整个团队、众多投资人的忠诚度融合的结果,非一人之誉过而决定生死。品牌,应具有创意交易品的价值形态,才是品牌的品质所在。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