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企改革受到了国家最高层面的高度重视:先是5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3次提到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央企人事调整也随之加快;7月4日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国企改革作出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这些动作耐人寻味,领导人的批示中也透露出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信号和动向。
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多年来,国企改革成绩斐然,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已经历了两轮改革:第一轮主要是通过关停并转,使大多数亏损国企摆脱困境,堵住了国有资产的“出血点”,国有企业退出了一般竞争性领域,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轮是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战略重组,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愈加明显。
前段时间,国企改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争议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为何不加快下发;二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多项改革措施还没有全面铺开,多少有些“上热下冷”。
国企改革之所以推进困难,就在于国有资产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也正因如此,本轮国企改革如何有效突破,与供给侧改革如何有效结合,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方方面面多费思量。
回顾中国改革历程,思想解放都是改革的前提,关键时刻需要关键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改革所作的指示,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再一次动员,不仅纠正了当前社会上对于国企改革的一些错误认识,更是在顶层设计成熟、实施阶段到来时发出的动员令,意义特殊。
首先,更加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新指示既是对之前已经制定好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细化,也对以往国企改革没有涉及的方面,如职业经理人试点,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等进行了设计,也就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加强管理,目的是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协调各方利益,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使得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其中“尽快”与“新成效”,任务明确而具体。
其次,国企改革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也是一大亮点。首次将国企改革与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明确看到未来改革的路径,也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或对资源型企业和平台进行整合,最终淘汰无效产能,清理一些僵尸企业,让国有企业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