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积极应对,南南合作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团结互助、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分论坛上,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南方国家在亟需经济现代化的当下,却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
林毅夫开药方:发展中国家如何向发达国家跨越
林毅夫首先表示,对于广大南方国家来说,实现现代化、减少贫困、追求繁荣是一个共同的梦想。但是二战结束之后,真正能够实现现代化繁荣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数量非常少。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往往以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和理论为蓝本来指导本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出现经验“水土不服”的现象。
对于如何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林毅夫认为,真正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此一目标的,大多都是利用了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和转移的机会。比如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以及现在的中国,都是在发达国家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后带来的产业转出机遇以获得发展机会。
与之前日本、韩国等国的产业转移不同,中国的产业转移将会为全世界更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之所以这样认为,林毅夫在会上表示主要是基于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就业人口。
据林毅夫介绍,当时日本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的时候,整个日本的劳动力雇用人口大概有970万,而中国的劳动力雇用人口却达到了1.25亿,而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有8500万人。因此中国产业转移所释放的空间无疑将是巨大的。
但正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态以服务业为主,因此受气候异常的威胁较少。但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气候异常时,由于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及收入水平较低,所以表现得更为脆弱,应对能力很弱。而且按照气候变化协定,新增碳排放容量特别少,如果发达国家不率先减少碳排放,那么南方国家的工业化就无法实现。因此面对这种威胁,强调南南气候合作,对于南方国家实现减贫困目标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面对这些威胁,林毅夫认为南方国家首先应该形成共识,来共同督导发达国家实现巴黎协定的两大承诺。同时南方国家之间也要交换相互之间的经验,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新的绿色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减少碳排放。
林毅夫最后认为,如果这些能够实现,南方国家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能带来更为绿色和可持续的全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