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前两个月经济发展实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良好开局。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涌现出新的亮点,支撑经济稳中求进的因素不断累积。
从生产端来看,工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不论是从工业门类看还是分产品看,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在工业生产保持快速恢复态势的同时,呈现出产能利用率水平高、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消费品行业加快恢复、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等诸多亮点。此外,服务业复苏也在加速,且内部出现分化。1-2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长8.2%。随着国内疫情散发,一些需要人员接触的服务业,景气度再次出现收缩状态。
从需求端来看,三大主要需求均保持稳定恢复态势。看消费,随着稳市场、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落地,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推动经济供需实现良性循环。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看投资,在稳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以及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的布局下,在扩大有效投资的要求下,投资保持了增长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再看进出口,受中国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生产制造的确定性,成为全球供应体系中的“绿洲”。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
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前两个月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无疑为全年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速夯实了基础。但形势仍难言乐观,正如3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时所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毫无疑问,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情反复反弹影响、居家办公增多、收入增长预期悲观、服务业恢复较慢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持续恢复将受到一定影响。令人担心的是,在2022年,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支柱的消费是否稳定回升、摆脱低迷,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推动市场信心的持续恢复。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已经发力,3月15日,央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财政政策的一个动向是,减税降费将转向退税减税并举,必将有利于稳市场、促就业、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