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23年春季预测报告发布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23年春季预测报告发布

2023-04-19 08:18:01   来源:   

  近日,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厦大举行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23年春季发布会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23年春季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在外部环境严峻和国内超预期的冲击下,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联手强劲发力,托底制造业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从增长动力看,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托底制造业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推动制造业投资结构的转型升级。


  报告称,2023年,伴随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在供给端,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进程逐步加快;在需求端,接触型、聚集型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有望拉动内需恢复性增长。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依然存在,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课题组认为:


  首先,重视稳定并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保障预期。短期内,通过稳就业确保低收入组别的收入稳定增长。中期,在加快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的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消费环境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多头并进切实缩小收入差距。长期,通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其次,财政政策应继续配合货币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全力服务于高技术制造业的潜力挖掘,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就业稳定。在稳定基础设施投资的前提下,加快解决地方政府的收入增长压力。进一步使地方财政支出的重心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到民生领域建设。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促进消费支出的增长。


  再次,货币政策应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精准有力,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投资结构的转型升级。货币政策应继续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保证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投向非金融企业和机关团体(即实体经济)的贷款占比不低于60.0%;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激励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的民间投资的增长,进而改善市场配置信贷资源的效率,推动投资结构调整,提升投资效率;充分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因此,货币政策应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的前提下,确保结构性政策工具持续发力;并进一步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效能。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