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经济前瞻论坛2023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半年度形势分析和‘十四五’中后期展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及下半年经济形势特点与成因,展望“十四五”中后期发展蓝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表示,中国经济再平衡,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过度依靠投资增长转变到立足于消费扩张的轨道上来,实现这一转变事关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首先,实现这一转变并不是否定投资的作用。投资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有效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再次,实现这一转变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让居民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愿意花是当前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的三个重点。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两个规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要求,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讲教授韩保江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结构将呈现“新旧并存、混合发力”的特点,应科学选择新动能,积极发展新产业、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他表示,“十四五”后半期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新旧并存,优化升级的混合动力。要确保经济发展动力强劲,一是优化新旧动能混合发力的“离合机制”;二是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严格保护产权、稳定预期;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五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新回到了主动力的地位,其“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与此同时,消费市场运行亮点纷呈,新消费增长点正持续涌现。一是服务消费持续加快恢复;二是升级创新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三是互联网购物等新型消费实现稳定快速增长;四是随着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将持续推动一批健康消费增长热点。她进一步指出,在促进消费恢复的过程中,当前的重点任务,一方面要稳定就业,另一方面也要稳定预期,让老百姓有钱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面对国际竞争环境的新变化,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为企业支招,并提出五条应对举措:一要不断调整全球市场战略、巩固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二要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稳定和巩固同海外客户关系;三要积极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提高数字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四要巩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机电产品转型升级;五要努力适应供应链竞争模式、高度重视海外仓建设布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费洪平表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既是中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务之急。他建议,产学研用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调整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拉动作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