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化数字化 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推动绿色化数字化 人工智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023-11-06 08:13:11   来源:   

  “从产业角度而言,人工智能可帮助预测和判断。例如,在设备运作保全方面,通过数据采集和算法判断,人工智能可帮助制造业客户降低设备维护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朱左江表示。

  在本次分论坛上,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就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进行了探讨。“人工智能,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表示,在这一新阶段中,应坚持发展主线,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真正实现高质量、绿色化发展。

  人工智能是重要推动力

  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推动力。如何用好这一工具,是所有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面临的课题。

  “不管训练,还是推理,人工智能模型都会消耗大量功耗。这本身就会倒逼我们持续提升效率。”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百度一直在建设符合绿色标准功耗的集群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基础设施提升效率。

  “‘文心一言’自发布至今推理性能提升了50倍。换言之,推理端的成本相应下降,这也使该产品在每次使用时更加绿色化。”吴甜表示,不仅如此,模型训练的效率已提升3.6倍。这也意味着,模型训练周期大幅缩短,正对应着能耗的下降。

  事实上,人工智能在社会提升效率方面会有极大的价值空间。吴甜透露,百度正通过“文心一言”模型做代码开发的提升效率工作。

  “目前,在写代码时,百度工程师对人工智能大模型输出代码的采用率超过40%,对于高频用户来说甚至达到60%。”吴甜表示,类似的效率提升体现在各行各业。虽然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初期功耗很大,但给整个社会运转带来的效率提升意义重大。

  “建筑物碳排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近零碳’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有效连接的高效能设备是关键因素。”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表示。

  在监管方面守牢底线

  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更好地融合,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表示,要想做好人工智能大模型一定要培养交叉人才。他建议,为了产业智能化发展更加通畅,非IT领域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人工智能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这需要政策环境和有关机制的进一步推动。

  “现阶段,国内产业智能化发展还处在相对初期的状态。有关部门可在政策制定层面进行引导,建设一个面向未来产业链条的培育环境。”吴甜说。

  吴甜建议,每个行业应发挥该行业领域专家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需依赖行业对自身应用场景和数据的理解。

  在龚克看来,政策面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在监管方面守牢底线,健康有序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var currentPage = 0;//所在页从0开始var prevPage = currentPage-1//上一页var nextPage = currentPage+1//下一页var countPage = 1//共多少页//设置上一页代码if(countPage>1&¤tPage!=0&¤tPage!=1) document.write("上一页");//加首页首页else if(countPage>1&¤tPage!=0&¤tPage==1) document.write("上一页");else document.write("");//循环var num = 20;for(var i=0+(currentPage-1-(currentPage-1)%num) ; i<=(num+(currentPage-1-(currentPage-1)%num))&&(i"+(i+1)+""); else{ if(i==0) document.write(""+(i+1)+""); else document.write(""+(i+1)+""); }}//设置下一页代码 if(countPage>1&¤tPage!=(countPage-1)) document.write("下一页");//加尾页尾页else document.write("");</script>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