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锐财经)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锐财经)

2025-01-13 08:10:26   来源:人民日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比2023年底增长3.1%;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721.6万户,同比增长17.4%;去年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3154项,同比增长48%……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介绍,2024年,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去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721.6万户,同比增长17.4%。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发现问题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同比减少5.7天。质量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6。

  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统筹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开展几方面工作。

  ——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推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有序实施。及时出台实施增量政策,创新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分型分类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大涉企收费、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让经营主体发展更安心。

  ——提高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效能。不断夯实公平竞争法治基础,部署开展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和“价监竞争守护”行动。

  ——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围绕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大力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标准稳链提档作用。

  束为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公平竞争治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消费环境。

  加大涉企帮扶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负责人王国伟在会上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经营主体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有成长壮大的收获,也有优胜劣汰的阵痛,总体上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看总量,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其中企业6086.7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1%和5.4%。“这个数据不简单,因为去年我们开展了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能够存续和新设的公司都是具有相应实力、能够实打实认缴注册资本的公司,所以增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质量提升。”王国伟说。

  看信用,去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上升到160左右,处于较好区间。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各地制定信用合规建设指南,提高经营主体的信用合规能力,推动编制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大力推广以信用承诺代替各种审批要件、证明。去年,共有926万户经营主体通过信用承诺取得了行政许可。

  看“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新设企业239.3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四成左右。

  在加大助企纾困、涉企帮扶力度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做了一系列工作。如以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为重点,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去年督促退还了涉企违规收费7.2亿元。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质量的基础支撑作用。束为介绍,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的系统集成和融合应用。

  在质量强企方面,建立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支持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889个,引导24.5万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52万人次,帮助解决质量共性技术问题11.5万个,形成质量品牌集群1000多个。

  在质量强链方面,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启动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部署质量攻关任务146项,研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国家标准、计量规范、检验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认证制度。

  在质量强县方面,推动超过1200个城市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首批将580个城市纳入培育库,建设质量强县数字化服务平台,采集质量数据8.4万多条,为城市精准“质量画像”提供支撑。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支撑,加快提升企业、产业、区域质量竞争力。科学布局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全面促进质量基础设施先进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全方位夯实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质量支撑。”束为说。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