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对外贸企业而言,拓展国内市场成为必要的缓冲方式。近期,政府、行业协会、零售渠道企业等多方发力,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多部门联动出台支持举措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4月13日举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上表态,将出台系列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之间顺畅切换。
“商务部将帮助出口产品拓渠道,助力稳住外贸主体,会同有意愿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名单,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拓内销。”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市场监管总局将实施便利化的准入措施,对于按照国外标准生产的、达到我国相关产品标准要求的出口转内销产品,为企业开辟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的‘绿色通道’。”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杨冬表示。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五大商贸流通商协会在现场发出倡议,共同促进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渠道对接、产销对接、品牌对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当前,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外贸企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造成了影响,外贸产品拓内销,正是助力解决外贸产品需求端的压力。”
“从去年以来,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当前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正好有更好的政策环境。”马增荣告诉记者。
福建、辽宁、山西等多地也密集出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举措。福建提出,对纺织服装、箱包、食品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辽宁提出,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落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内贸险保障力度等。
零售巨头、电商平台助力畅通内销渠道
零售巨头、电商平台也加入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的行列。近期,永辉超市、京东、华润万家等多家企业发声,为出口受阻的外贸产品提供“绿色通道”和内销“直通车”。
永辉超市日前发布的《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提出,若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永辉将开通“绿色通道”完成15天极速上架;针对苦恼于缺乏国内市场认知度的外贸商品,永辉将提供推广扶持;对于渴望产品升级的供应链企业,永辉将作为“市场助手”共同开发新产品。
永辉超市副总经理龚德华4月13日介绍:“截至4月12日中午,我们已经收到200多家供应链企业的合作诉求,包括很多外贸企业,其中超过100家企业进入了采购洽谈的阶段,包括果蔬、水产、肉禽、干货、杂粮、家具采购等11个大类,永辉超市正在积极洽谈,预计一周内就可以推向市场。”
华润万家4月10日下午发文表示,公司将推出系列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包括:为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降低滞销率;通过旗下商贸公司,提供“代理+经销”服务,助力外贸企业加速国内业务落地。
不少线上平台提出对外贸企业的优惠举措。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冠之13日介绍称,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京东设立了2000亿元外贸拓内销专项扶持资金,还设置了“外贸优品活动专区”。江苏91家纺网和震坤行等电商平台也提出了完善外贸品类交易专区、主页设置外贸优品专区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