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宏观政策思路更加注重提振消费,金融政策的重点是支持高品质消费品供给,需求端的消费贷款成本已不是影响因素。”权威专家近日表示,当前提振消费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具体而言,需求端关键是要解决好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财政、就业和社保政策在这方面能够发挥更加直接的作用。供给端关键是要增加高质量消费品的供给,这方面需要产业政策做好规划、财政政策加强激励引导,金融政策提供配合支持。
上述专家表示,金融对需求端的居民消费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银行消费金融类产品不断丰富创新,居民消费融资便利度明显上升;对应的结果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也比较高,一些银行的消费贷款还出现过度竞争,甚至是发放的消费贷款利率已经低于该行保本点,这种模式很难持续,也容易放大部分高杠杆群体的负债风险。
从实际情况看,信用卡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消费融资需求,而且还有相对较长的免息期,实质上等价于便宜甚至是“零成本”的融资支持,为日常消费需求提供了稳定充分的金融保障;对于大额消费如购房、购车、装修等,银行往往会作为重点业务优先支持,有各类成熟的信贷产品,利率也明显走低。
“发展消费金融根本上是要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场景,确保消费贷款真正用于支持消费,应当坚持合理适度的原则,银行也需要通过下沉服务、挖掘客户、做大蛋糕,保持理性定价,促进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这位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