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数智消费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发展壮大数智消费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2025-08-20 08:09:38   来源:经济日报   

数智消费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生产资料、智能算法为关键驱动力,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新型消费范式。相较于传统数字消费的在线化特征,数智消费实现了场景化智能协同、人机共生交互、需求精准触达三大突破。在政策引导、技术驱动和需求升级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数智消费发展呈现出“新规模跃升、新场景爆发、新群体崛起、新动能凸显”四重特征,引领消费领域深刻变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数智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数智消费作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全球生产生活方式。

在我国,数智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其规模与影响力持续跃升,已成为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相关研究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智能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反映我国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旺盛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智经济发展,2025年5月,商务部等八部门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特别是在零售等消费终端环节,推广柔性供应、智慧协同、精准匹配等数智技术应用,这为推动数智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数智消费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技术适配不足、经济可及性受限、制度规则滞后、群体包容欠缺等多重现实挑战,制约了数智消费的普惠共享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数智消费的发展现状,剖析其深层矛盾,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对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数智消费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智消费发展面临多因素制约

数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兼具促进社会公平与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然而,其快速扩张进程也面临多重因素制约。

第一,技术适配性不足阻滞了数智消费场景创新,主要表现为终端算力支撑体系与新兴智能化需求的结构性错配。其一,数据壁垒制约智能服务生态协同。医疗、交通、文旅等关键领域的异构系统数据孤岛化,因缺乏跨域智能协作机制与统一数据授权框架,导致服务链断裂与个性化供给失准。其二,终端性能瓶颈抑制沉浸式体验深化。高精度AI交互及沉浸式VR/AR等前沿数智场景对实时算力与超低时延要求严苛,与主流中低端终端的综合能力形成代际落差,引发用户体验割裂与市场预期落空,制约创新场景的深度拓展。

第二,经济可及性受限阻滞了数智消费普惠普及,突出表现为初始接入门槛与持续使用成本的双重压力。其一,高端数智终端设备(如VR)及高质量数智服务(如云服务)的定价,常超出低收入群体及下沉市场用户的支付意愿阈值,直接阻碍潜在用户有效触达,限制数智消费覆盖广度。其二,除硬件购置费用外,数智技能学习成本、高频数据流量支出及适数智化支持成本等持续性投入,共同推高长期融入数智消费生态的综合门槛,不仅抑制用户持续参与动力,更导致部分群体被排斥于普惠体系之外。

第三,制度滞后性引致数智消费治理失序,突出表现为新兴智能业态权责模糊与深度技术应用监管缺位。其一,现行法规对直播电商等数智新业态的平台责任边界与用户权益保障存在规制盲区,抑制创新主体长期投入,影响业态健康演化。其二,在AI推荐、算法定价等核心数智场景,缺乏前瞻性规则框架与科学伦理评估机制,形成治理真空,既难以约束算法滥用与防范市场扭曲,又侵蚀消费者信任根基,影响行业创新生态与市场稳健性。

第四,群体包容性欠缺阻滞数智红利普惠共享,集中体现为适老性人机交互障碍与县域智能服务生态薄弱。其一,老年群体面临“接入-应用”双维数智鸿沟。受制于人机交互适应性局限、适数智化学习支持不足及行为惯性阻力,老年群体在智能终端操作与新兴消费模式适应上存在显著困难,导致数智服务获取受阻。其二,县域市场数智消费潜力遭遇系统性抑制。数智基础设施覆盖不均与质量断层构成物理接入壁垒,本地化智能服务供给短缺形成适配障碍,共同阻碍县域及农村居民有效融入普惠性数智生态,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和内需动能释放。

促进数智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

促进数智消费发展需要打通堵点、弥合鸿沟、激发潜能,为释放数智消费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资源配置优化的强大驱动力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首先,构建智能融合、安全韧性的数智技术底座。第一,打通智能数据流通壁垒。强制实施跨域核心业务流程的统一技术标准,构建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在隐私安全前提下支持数据要素通过隐私计算等智能技术合法有序流通,显著降低企业数据融合成本。第二,深化智能硬件协同创新。组建“算法-硬件-场景”三位一体研发联盟,以场景智能需求反向定义硬件性能标准,驱动精准供给。通过架构优化与边缘计算赋能存量设备,降低智能化接入门槛,依托行业组织建立场景智能分级认证,引导市场选择并激励技术迭代。第三,强化智能基础设施支撑。前瞻部署高速泛在、智能绿色的融合网络,重点提升偏远及高密度区域的边缘节点覆盖与算力并网能力,优化实时智能响应与高并发处理效能,满足全场景数智消费需求。

其次,构建精准普惠、成本集约的数智服务生态。第一,创新智能驱动的普惠支持机制。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低收入群体、残障人士等目标人群,实施动态化的数智消费补贴。建立基于智能算法的服务定价监测,通过价格上限智能调节与反垄断协同,保障基础数智服务可及性,降低特殊群体融入门槛。第二,建立三方协同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通对低收入群体提供流量补贴,企业采用阶梯定价策略设置免费用量阈值,用户参与数据共享等数据贡献活动兑换权益,从而系统性降低数智消费生态的长期参与门槛。第三,培育内生型数智能力发展体系。开发创收导向的数智工具(如AI辅助农产品直播训练系统),并建立数智技能认证与社区团购运营优先权的智能匹配机制,强化弱势群体的经济赋能与数智价值获得感。

再次,构建敏捷响应、权责适配的数智治理体系。第一,厘清算法驱动场景下的权责边界。加速立法明确数智新业态中平台、开发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强化平台对算法推荐内容审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责任。引入AI赋能的实时合规评估机制,确保平台对生态内行为的有效管控。第二,建立算法透明的动态规则引擎。针对算法定价、自动化决策等核心数智挑战,快速制定含量化指标、可审计代码的监管规则与技术标准,同步开发嵌入式监管科技工具包,提供规则执行的智能验证锚点与实时反馈闭环。第三,强化智能协同治理效能。构建跨部门区块链存证的信息协同中枢与统一智能投诉平台,运用AI强化风险实时监测与精准靶向执法,压缩监管时滞,并引导行业建立算法伦理自律公约,形成技术赋能的多元共治生态。

最后,构建智能包容、机会公平的数智发展共同体。第一,深化智能适老与无障碍交互。强制实施融合多模态交互的国家级智能终端与应用无障碍标准,系统性提升产品易用性与容错性,显著降低老年用户融入数智生态的门槛,弥合数智代际鸿沟。第二,加速县域数智包容力建设。加快部署县域及农村智能基础设施,培育本地化数智服务生态。推广AI驱动的远程教育、基层智慧医疗等普惠服务,同步培养本地数智应用人才,激活乡村内生性数智需求,缩小城乡数智能力落差。第三,构建技术赋能的包容性数智生态。倡导企业将数智包容性深度融入ESG框架,履行智能普惠责任,研发推广高适配性产品。构建基于智能匹配平台的“数智伙伴”机制,连接帮扶资源与需求,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创新、社会协同的数智共益格局。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平台经济下‘长尾’消费的嬗变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成果。)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