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金融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莫过于日本央行周五意外宣布对银行存放于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部分实施负利率。此举引发日元对各主要货币全线暴跌,全球股指则应声大涨,美元指数亦有如神助,不仅未受同日发布的包括第四季度GDP等参差不齐的数据影响,反而大幅上攻,一举挥别前期的回调修正。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日央行最新举措在提振国内经济及推升通胀方面的作用尚难判断,但其所彰显的决策者宽松决心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都注定会给金融市场特别是全球汇市的未来走势带来影响。
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其政策委员会以5比4的比例投票决定采取负利率。从2月16日开始,日本央行对金融机构经常账户实施三层体系,包括正利率、零利率和负利率。正利率适用于金融机构现有经常账户余额;零利率适用于商银存款准备金;而金融机构持有的往来账户及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将适用-0.1%负利率。至此,日本央行正式加入包括欧元区、瑞士、丹麦、瑞典央行等在内的负利率“俱乐部”,而这也令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此前的风险修正转移到未来的政策反应上来。在一定意义上,日本央行实施负利率“突袭”之后,虽不至于像一些悲观主义者预测的那样,引发全球货币争相贬值,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各主要央行未来的鸽派气氛都将有所偏浓。
美国方面,上周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选择按兵不动,同时承认美国经济在去年年尾有所放缓,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今年加息步伐可能放缓。根据上周五公布的数据,美国四季度GDP环比初值0.7%,低于预期的0.8%和前值2.0%。其中非住宅投资增速放缓、企业持续去库存以及出口下滑均反映企业部门增长降温。而此前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意外环比大跌5.1%,亦远逊预期,表明一些企业推迟或放弃购买所需的新设备。除此之外,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已连续6个月下滑,并在过去两个月处于50%下方;美国企业去年第四季度盈利同比大幅下滑;美国个人消费也不及预期,包括零售销售、消费者信心在内的数据均现颓势。事实上,相比于去年12月决定启动加息周期,美联储的后续加息决策将同样艰难。现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根基仍没有想象中稳固,而欧日等央行的宽松政策可能会令美元升值到决策者不愿承受的水平,从而使得美联储未来的加息频率有所放缓。
欧元区方面,欧央行的宽松方向不容置疑。早在日央行祭出负利率大旗之前,市场人士就普遍预期欧央行可能会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信心下跌程度超过预期,且创下5个月以来低位。此后一天,欧央行又发布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外部专业预测人士下调了今年和明年欧元区通胀预期,平均预计2018年通胀率为1.6%,比欧央行预测达到上述通胀率的时间点推后了整整一年。此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已发出最快3月就可能会扩大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如今,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大手笔更加大了人们对于欧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其他像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连续3年正增长且失业率降至10年低点的英国是最接近紧缩货币政策的国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最早升息的时间也不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以前。考虑到制造业和出口疲弱、退欧风险、油价下跌以及新兴市场增速放缓等因素,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英央行行长卡尼毫不掩饰自己的鸽派立场,多次声称“尚不具升息条件”。相比之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决策者们考虑的问题则是降还是不降。上月加央行按兵不动让市场颇感意外,加之最近几日油价上涨,加元成为日央行推出负利率后唯一对美元上涨的主要货币;至于即将于本周二召开的澳联储议息会议,由于此前澳联储曾强烈暗示不希望降低已处于纪录低点的基准利率,分析人士普遍预期其会维持现有的2%利率水平不变。然而,日央行的“黑天鹅”事件令一切皆有可能,高盛分析师日前就表示,市场仍有押注澳联储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相比之下,因日央行之举而感到更大压力的可能是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各主要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令后者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日元贬值毫无疑问会冲击到周边国家的经济,从而加大各国央行加码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国内经济的压力;另一方面,如今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或者已经大幅贬值,或者面临巨大贬值压力,资本外流形势已然十分严峻,要作出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决定并不简单。
总的说来,日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已使全球央行的鸽派氛围有所变浓。在这一大背景下,国际汇市至少短期内或将以美元走强为主要特征,非美货币中又以日元走弱预期最为强烈。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如果本周产油国能够就减产协议达成一致并推升油价,则加元、澳元等资源型国家的货币汇率可能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