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各国都对自身的环境问题做了各自的研究讨论。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2016年全球风险报告》(下简称《报告》)也认为,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球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都在上升。短期内来看,影响力最大的风险是缓解及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力,而最受关注的风险是大规模的非自愿移民。从长期来看,水资源危机是困扰全球最大的问题。在商业领域,失业与未充分就业是短期关注的焦点。
日前在京召开的法中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商务合作论坛,探讨的主要问题也是,法中两国之间未来的合作及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在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实现绿色经济增长这样的背景之下,因此能够带来法中企业之间合作的机会。
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孟森先生在会议上表示,此次会议着重于对于巴黎气候大会部分内容的评论,引申及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相关经济合作的机会。
其次,巴黎气候大会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讲是否对全球经济带来好处,对于法中合作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
据《报告》显示,从全球范围看,在商业经营领域,失业与未充分就业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的风险。但各地区有着独特的风险点。
“增长转型、能源转型、社会转型,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可能都自觉不自觉被转型局面或者是趋势所左右,谁都不会独善其身。包括在中国国内对转型这个问题还有极大的认识上的差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先生在会议上表示。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涨了200亿度,风电涨400多亿度,水电700多亿度,核电300多亿度,涨了接近1800多亿度,煤炭消费量减少2亿吨。
“这是中国的能源转型,大家虽然不满意,但是转型是开始的。对中国来说,对中国企业来说,对全球企业来说大家都考虑转型。”李俊峰说,中法在巴黎协定背景下进行深度的合作,文化的传承、技术的创新,这两个是未来中法企业合作的希望和桥梁。
国际气候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是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开的,据《报告》显示,在东亚和太平洋(6.14+0.49%,买入)地区,除了能源价格波动、资产价格泡沫以及网络攻击,最受关注的是环境风险。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郭荆璞认为,涉及到海外并购和产业转型,“背靠中国资产、拥抱国际巨头、实现产业升级”是不可或缺的3个方面。
“根据重要的投资以便实现经济低碳的转型,使治污成本大大降低。现在很难精确计算从生产总值中把污染成本扣除,这种成本很难精确计算,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增长。同时,还能改善能效,改善生态的效率,这样就会为经济带来好处。同时相应的一些投资,特别是在建筑、住房、办公室的建筑节能减排等,这些投资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可以说将会出现一个奇迹。生态和经济都是互补的,互相促进的,从这样的角度来说会有很多的机会。我们从这个角度看法中合作的机遇。”孟森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