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伊斯兰堡最大的商场Centaurus。在商场外面,一个露天的活动正在举行:舞台中央的音乐声响起,台下的观众跟随音乐节拍挥舞着双手,广场上人山人海。
在穆斯林国家,女性很少外出,娱乐活动也很少,而在这个商场,许多年轻的女孩子连头巾都不戴。在非周末的晚上十点,就餐区仍拥挤不堪。在伊斯兰堡,高档商业中心生意火爆。
在靠近印巴边境的千万人口的巴基斯坦大城市拉合尔,在中心商业区,小型商场鳞次栉比,商贸繁荣,而且有些商场还雇佣了女服务员,这在巴基斯坦十分少见。
这些场景也许代表了巴基斯坦正在成长中的中产阶层,他们开放、自信,女性也大胆地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的美丽。
巴基斯坦——一度处于美国反恐战争前沿的南亚穆斯林大国,在许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总是如影随形。这个拥有将近2亿人口的全球第二大穆斯林国家,他们同样在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正在起跑的国度。
偶遇的人
在北京机场的登机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和一位来自中国山东省的乘客聊了起来,他穿着一身灰黑的衣服,身边堆放了好几个大的行李包,和同伴挤在一起。这和本报记者曾在埃塞俄比亚机场看到的许多去非洲务工的中国农民工有着类似的装束。他即将和记者搭乘同一班客机去巴基斯坦。
他是一位火电厂的技术人员,常年在全国各地奔波,出差对他来说是常事。他说这次要去离拉合尔还很远的一处火电站工作,他听说那个火电厂有上万人,但因为他说不出具体的地名,本报记者也没有核对这个数字。
对于即将去的陌生地方,他似乎既不向往,也不担心。他和同伴一起,有五六个人,“平时也不出来,安全应该没有问题”。但去巴基斯坦的工资高,还有安全补贴。
电力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短缺品,这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巴基斯坦建设各类发电设施,包括火电、水电、光伏发电等等。
后来,在巴基斯坦的旅程中,记者又碰到几批中国人。在拉合尔一家高档自助餐厅,一群中国人围坐在一起就餐,他们说在巴基斯坦搞光伏发电。在拉合尔的一家酒店的电梯里,一位中国年轻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正在投标当地的一个垃圾发电项目。回到北京后,通过朋友介绍,记者联系上一位在巴基斯坦搞水电建设的中国人,他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他们施工现场的照片。
一路上记者碰到的中国人并不多,但却有这么多电力行业的人。我明白,那是因为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电力是主打项目之一。
在中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在电力建设上正在奋起直追。按照他们的目标,2018年要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这大有希望。
“安全没有问题”
安全问题大概是每一个初次去巴基斯坦的中国人的担忧,因为有关巴基斯坦的新闻大多与恐怖主义事件有关。
记者于深夜抵达伊斯兰堡,在从机场到市区的途中,有几处盘查岗哨。这些岗哨没有建立正式的关卡,而是在马路上设置了路障,让车停下来接受盘问。
记者所乘坐的车通过关卡时,盘问的警察用手电照了照,和司机说了几句话就通过了。但是,一些摩托车车主被拦下。检查人员穿得鼓鼓的,应该是防弹衣,但他们手中没有持枪。可是,在检查站边上,一名武装人员在固定的岗哨内用枪口注视检查站的一举一动。
类似的场景在巴基斯坦几乎司空见惯。进入一些高档酒店或重要的政府机关,不仅四周的制高点会设置武装岗哨,汽车(包括车上行李)要接受检查。检查人员一般手持一个类似于扫雷仪的东西绕车一圈,起初记者以为是什么先进的电子设备,后来发现原来就是一面镜子,通过反光看车底部是否携带异物。
进入人员密集的商场前的安检同样必不可少。与国内的保安不同,巴基斯坦的保安大多都持有枪支,一般为长枪,类型不一。有些高档商店,甚至会有多名武装人员负责安保。在英文报纸的头版及内页,武装安保服务也占据重要的广告位。
在记者抵达拉合尔地界时,当地公安部门还派出了两名武装人员迎接,并在之后的行程中一路护送。后来才发现,这并非对待媒体记者的特权,许多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也享受到这一待遇。
一位在拉合尔经商的中国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们不需要报警,因为警察24小时全天候保卫他们。他认为在巴基斯坦的人身安全很有保障,因为中巴建交以来,针对中国人的恐怖事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起,这说明巴基斯坦塔利班并没有将中国人作为主要目标。他说,“这种对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安全重视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所比不了的。”
巴基斯坦军方在2014年6月对该国西北部落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利剑行动”的大规模清剿行动,至去年年中宣布,清剿行动已击毙3400名武装分子。针对安全担忧的提问,伊斯兰堡战略研究院院长MasoodKhan甚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突然用汉语说,“安全没有问题。”然后用英文作了长篇解释。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长RafiqueRajwana对记者说,他们正在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这种威胁已经受到控制。“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几年前的恐怖袭击数量和现在的数量,会发现已经大大降低了。”
不过,2月27日,巴基斯坦军方发布消息称,他们在西北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对武装分子发起行动,打死至少19名武装分子。这意味着,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仍十分不稳定。
智能手机的应用
在飞往伊斯兰堡的飞机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和一位戴着无框眼镜、身穿毛线衣、蓝色牛仔裤的中年巴基斯坦人聊天,他看起来像个学者,显得很儒雅,脸上没有任何胡碴。
他服务于巴基斯坦空军,是一位飞机维修工程师,看得出来应该属于巴基斯坦的精英阶层。
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只有三个月时间,基本上都在贵阳,最后两天在北京。他利用这几天逛了颐和园、长城、鸟巢,还看了一场杂技演出,他用手机录了许多精彩的演出场景。
记者好奇地对他的手机提了许多问题。这款已经预装了许多软件的智能摩托罗拉手机花了8000卢比(约合人民币600块)。这里面没有微信,但有skype和巴基斯坦当地用的两个类似的聊天软件。
他已经非常习惯用手机拍照和录视频,这和记者在巴基斯坦看到的情况一致,在公共场合,许多人拿出手机求合影。
一位负责记者安保的警察说,他的月薪大约4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500元),微软牌的手机花了900元。他经常使用whatapp软件和朋友聊天。
在巴基斯坦,民众普遍对中国人有好感,从他们友好而愉快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许多人使用三星手机,华为手机使用并不多,但街头上已经有华为的广告。
中国移动巴基斯坦的子公司Zong在巴基斯坦提供4G服务。在伊斯兰堡最大的商场,一整面外墙都是Zong的灯光广告。虽然4G已经进入巴基斯坦,但是当地的信息产业仍相当落后,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记者抵达次日的第一个拜访机构是巴基斯坦的通讯社(APP),在互相交流后,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场所,这里竟然还有许多中国十多年前才用的球面电脑设备,只有极少数电脑有液晶显示屏。这是他们日常的办公设备。
在巴基斯坦,记者看到过三次使用苹果产品的当地人,一次是在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负责人的办公桌上是超大的苹果台式电脑,会议期间也有人带着苹果笔记本电脑。另外一次是在万豪酒店的大堂,一个小孩在玩Ipad;还有一次是在拉合尔dunya电视台,里面有部分办公电脑是苹果产品。
遗憾的是,记者这次没能去巴基斯坦的西部和南部城市,也没能深入到普通城市或农村居民的家中,对巴基斯坦的了解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