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并非中国所独有。
曾经的美国和日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也经历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阶段。
那么,正在实施去产能的中国,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3月19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野村控股株式会社会长古贺信行分享了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的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古贺信行先生介绍,日本政府在处理产能过剩时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前。
在这一个时间段里,日本经济增长大幅下降,企业面临负担沉重,产能过剩、债务过剩、就业过剩。
古贺信行说:日本政府最早把这些现状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经济的周期变化,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措施,主要是在公共基础设置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开展建设。同时为了维持就业,日本政府对一些名存实亡的企业进行支持和救助,而这些企业其实就是所谓的“僵持企业”。
这些做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日本企业在去产能和去杠杆方面停滞不前。同时,日本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价格。
比如,为了让这些“僵尸企业”名存实亡地“存在下去”,银行的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同时健康的企业需要和这些“僵尸企业”进行不平等的竞争,以至于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被拖跨。
而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
在这一年里,日本政府才开始真正正视“僵尸企业”问题。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重心从财政刺激改变为结构性改革,并推出了金融再生计划,对银行的不良债权进行处理,并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叫做“产业再生机构”,对那些仍然有一定经营资源、但负债累累的企业提供支持,帮助其获得新生。
这些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业绩的好转主要依赖于债权人免除债务并削减人员来实现,并不具有长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到了2000年以后,日本企业间的价格战日益激烈,工资下降引发了通货紧缩,甚至比上世纪90年代更为严重。
古贺信行先生介绍,从以上种种看,从日本的历程中可以总结三条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第一、产能过剩、债务过剩、就业过剩的原因是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而不是经济周期;第二、资源要在产业之间顺利实现重新分配,就必须要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第三、企业重获新生不仅要削减成本、控制成本,更关键的是加强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