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敦促中国依照其承诺遵守的相关准则披露更多外汇操作方面的数据。
《华尔街日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总部位于华盛顿的IMF要求中国央行提供远期和期货合约的持仓总量,该举措符合中国去年为推动人民币赢得IMF储备货币地位时作出的遵守IMF特定披露标准的承诺。
近几个月,中国央行越来越多地通过衍生品市场来支撑人民币汇率,而不再如以往那样动用外汇储备买入人民币。
中国央行的策略是指导国有银行借入美元,随后卖出,然后央行与这些银行签订远期合约,这意味着央行将在未来某一时间将这些交易计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这种新策略有几个优点:既可以放慢外汇储备的消耗速度,从金融系统中吸走的流动性也较小,此外这种做法也不易留下政府干预市场的痕迹。
数据来源:华尔街日报
但是外汇交易员及投资者抱怨称,这种策略令他们更加难以弄明白中国在人民币汇率上的意图。IMF现在要求中国央行公布更多有关该行所持衍生品资产的数据,例如远期合约。知情人士称,这些衍生品已经成为中国央行现在进行外汇干预的主要金融工具。
知情人士表示,IMF的要求符合中国去年10月有关遵守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方面所做的保证。这一保证是中国当时为人民币争取储备货币地位时做出的。公布这些数据还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出中国在维护人民币汇率方面拥有多少火力。
IMF的一位发言人对此不予置评,中国央行媒体部门的官员未回应置评请求。
高盛等公司的分析师指出最近数月的数据显示远期合约持仓上升,表明这是在不立即消耗中国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支撑人民币策略的一部分。大和的分析师赖志文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利用远期合约有助于避免外汇储备更加急剧地下降;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有造成金融市场“恐慌”的风险。
“这确实表明IMF认为没有了解全面的情况,”道明证券的策略师SachaTihanyi在电邮中表示。他说,获得更多数据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在金融市场的政策立场。
IMF在电邮发送的声明中表示,“在我们与中国当局正常接洽的进程中,将继续监督和讨论中国的外汇储备数据及其它数据。”IMF没有谈及《华尔街日报》报道的细节。
《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许多央行,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的央行都经常向IMF提供衍生品持仓等数据。
报道表示,中国央行从去年12月份开始报告的衍生品持仓数据未代表中国的持仓总量。
“中国在数据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低于许多其他大型经济体,”前美国财政部中国专家、现任TCWGroupInc.驻洛杉矶的分析师DavidLoevinger说。他称,中国正“一点一点”逐步转向符合IMF的统计数据标准,而不是一次性完成。“中国已经承诺逐步实现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