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I报道,二十一世纪初,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用来形容日本经济表现的一个词语,又一次开始被用在日本经济表现身上。这个词语便是“丢失的十年”。伴随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股市泡沫爆裂,最新这个“丢失的十年”开始了。
1989年12月份,日本Nikkei225指数触及有史以来最高位——38916点,到了2003年4月份开始惊现幅度高达80%的崩溃,暴跌至7831点,令股民损失惨重,叫苦不迭。但是,“丢失的十年”包括的不仅仅是股市损失。日本还经历了房地产价值的陡峭缩水,利率下滑,失业率飙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萎缩和停滞,以及主要经济体中最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简而言之,日本向世人呈现出所有经济萎靡的标志,而这种萎靡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就从未出现过。
当“丢失的十年”这个词语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使用时,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另外一个十年来了又走了,而日本经济仍身处萎靡之中。
现如今,距离日本股市泡沫大爆裂已经过去整整25年了,日本仍在和通货紧缩、零利率、虚弱的银行、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负增长的定期发作搏斗。日本已经忍受了长达26年的经济萎靡,目前还看不到尽头。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以及所有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最高的经济体。
“三支箭”未奏效
2012年12月份,新当选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职,承诺会让国内经济再一次动起来。他提出了“三支箭”计划,被普遍视为“安倍经济学”。第一支箭是货币政策,主要由实际上无限制的印钞或量化宽松组成。
第二支箭是财政政策,主要由税收减免和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增加组成。第三支箭是旨在针对被过度监管和过度保护的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第一支箭几乎是立即被射出了。货币宽松的目标很明确:让日元兑美元以及兑包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出口竞争对手的货币,变得更便宜。
2012年12月份,日元兑美元居于75:1。到2014年中期,这种汇率已经下跌至100:1,紧接着便开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跌,到同年12月份已下跌至120:1。当前,日元兑美元又反弹至112:1。
日本出口得到了一些提振。从这个方面来讲,安倍的第一支箭似乎起了作用,至少从短期效果来看的确如此。
第二支箭,财政政策,失败了。安倍政府并没有用财政政策来减税和提供刺激,而是选择上调销售税,此举无疑相当于踩下了经济回暖的刹车。2014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锐减了1.9%,第三季度再度下滑了0.6%。
这是日本在过去两年内经历的第二次经济衰退。结构性改革包括放宽移民政策,提高职场中女性比例、改善零售配送网络的效率以及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良债务,等等。
第三支箭至关重要,因为结构性改革是唯一能解决日本经济萎靡的长远方法。
日元大幅度升值
经济萎靡和正常的商业循环不同,因为萎靡是结构性阻挠增长的产物,而所谓的结构性阻挠将妨碍资本形成、投资和新招聘的增加。货币和财政政策只能提供暂时的缓解,使用的时间越长,影响就会逐渐消失。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而非周期性的解决方法。
鉴于利率已经处于负值区域,而结构性改革进展迟缓,日本已经黔驴技穷。这位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唯一的政策工具便是让日元贬值。日元走弱的目的是为了提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行。通胀率的上行,即便不能有助于实际增长的上行,至少可能会助推名义经济增长的上行。日本需要用名义增长来解决巨额名义债务难题。统计数据显示,名义债务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200%。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旨在让日元贬值的策略也失败了。年初至今,日元上涨了8%,为10种主要货币中涨幅最大的。尽管1月份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实施负利率,但日元兑美元近来仍触及17个月来最高水平。
总而言之,日本经济增长又一次失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