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4月1日),美国劳工部发布了3月就业形势报告:3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5万,好于市场预期的20.5万,3月失业率反弹至5.0%;3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和同比分别为0.3%和2.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债王”格罗斯评论称,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不错,薪资增速好于预期。不过,希望耶伦不会将此次的就业报告翻译成美国经济增长。6月份很有可能是美联储今年两次加息时机中的一次。
纽约投资公司杰富瑞集团(JefferiesLLC)的资本市场经济学家ThomasSimons在报告前表示,我们认为就业市场目前情况不错,基本面强劲。近期看不到劳动力市场有任何转向的理由。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宏观金融博客MacroMan日前有文章指出,耶伦在近期声明中一共提到:17次“原油”,11次“全球”,7次“美元”,20次“金融”,9次“劳动力”,2次“下行”,并且从未提到过“上行”。
据彭博社报道,越来越明显的是:美国国内数据本身并不完全决定美联储的立场,决定美联储是否加息的或是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经济状况。
全球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的起伏不定也影响货币政策制定者对美国通胀和就业前景的评估。
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路耶伦周二在纽约经济俱乐部的讲话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央行对于这些市场与国际变量设置了一个很高的权重。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TorstenSlok有一个图表,显示美联储对于世界其它地区有多么的担忧:
耶伦提到“中国”“美元”“全球”的次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美联储主席耶伦提到“中国”的次数显著增加,从2015年5月的一次,到2016年3月的4次。对中国经济的多次强调,似乎表明中国经济形势对美联储政策有明显影响。
“要阐释美联储明显转向鸽派立场为何能如此有效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可以考虑我们近期对美国信贷投资者的调查情况,”美银美林高等级信用策略主管汉斯路米克尔森(HansMikkelsen)表示,“投资者四大担忧因素:中国、油价、地缘政治风险和复苏放缓,其中至少有三项,如果不是说全部的话,受到更为鸽派美联储的影响而出现某种程度的缓解。”
耶伦在周二讲话中暗示市场和联储之间的这种反射关系塑造了经济前景。
“在某种程度上,有关实际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基准前景展望变化不大,因为投资者通过下调对未来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而对[负面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进行了回应,这也进而对长期利率构成下行压力,从而缓冲经济活动所遭遇的负面影响,“她说,这表明两者之间的反馈回路组成了经济的“自动稳定器”。
“海外今年经济增长现在看来可能会比此前预期更弱,”耶伦说。
隔夜公布的经济数据证明了耶伦对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日本2月份工业生产出现自2011年大地震以来最大单月降幅。
“数据支持耶伦对世界的忧虑,”RenaissanceMacroResearch美国经济研究主管NeilDutta表示,“尽管中国制造业走软,消费者领域则显示出韧性,但有迹象显示,后者可能不如以前预想的那样刀枪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