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股价暴跌 再戳欧洲银行业“痛点”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德银股价暴跌 再戳欧洲银行业“痛点”

2016-04-07 08:12:56   来源:   

曾在今年2月成为全球性股灾风暴眼的德意志银行,本周二股价再度跳水至2月低点附近,以全天重挫5%领跌银行股乃至整个欧洲股市。德银股价的再度暴跌表明,尽管2月中旬到3月中旬欧洲银行股表现不俗,但市场对于欧洲银行业的担忧并没有平息。事实上,自3月中旬以来,欧洲银行股便疲态重现,估值更是每况愈下。有数据显示,目前欧洲银行股的相对市盈率已下滑至新千年以来最低。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业如此缺乏信心?

其实,欧洲银行业当下所处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来自政策面、监管面和外部环境的负面因素有关。具体来说,欧央行推行的负利率政策、监管机构提出的银行救助新规以及油价下跌、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全球需求不旺等外部因素都令欧洲银行业倍感承压,并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负利率政策

压缩银行盈利空间

今年1月底,日本央行宣布推行负利率引发全球轩然大波,而事实上,欧洲央行早在2014年6月就已先行一步,成为第一家步入负利率的主要央行。从那时起,有关负利率对银行业冲击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众所周知,在商业银行从事的诸多业务中,最核心也是最传统的便是通过存贷款业务获得利差收入,而负利率的实施使得这一收入空间大为减小。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被压得极低;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将储户的存款利率降至负值,因为那样会损失大量储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收益被压缩,资产也必定会受到侵蚀。

对于欧洲银行业来说,这种影响尤其明显。这是因为,相较于美国和日本,欧洲银行业经营模式更趋保守,银行总资产中的贷款比例远高于证券比例。据美银美林3月份发布的一份研报,在欧元区四大核心国家中,德国银行业的贷款比重最高,达到58%,而日本和美国同业分别是47%和55%。

银行救助新规

引发机构投资者恐慌

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另外一个大麻烦在于去年生效的《欧洲银行复苏与处置指令》。这是一个旨在纠正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救助模式的改革法案,其中最具争议的核心措施——破产银行债权人需承担损失——在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无论是2008年以美国为风暴眼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2009年以欧洲为风暴眼的主权债危机,银行救助模式都是由国家用纳税人的钱为问题银行买单。为纠正这种模式,新法案提出破产银行损失需由债权人、股东和存款超过10万欧元的储户承担,之后才由纳税人负担。也就是说,一家银行必须消除8%的债务方能得到纳税人支持。这对于中小投资者及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冲击,特别是那些看中高收益银行债券的无担保优先债权人以及大型企业储户将被迫承担损失,一些投资者正是在这样的恐慌之下选择抛售银行债券。

事实上,2月初的德银风波已经为这样的投资者恐慌做了注脚。当时,由于市场预期德银在2017年可能难以偿付应急可转债(爱基,净值,资讯)票息,该债券遭投资者大幅抛售,进而导致德银CDS大涨,德银股价单日重挫11%,创24年来新低。弥漫于市场的恐慌情势持续数日,直至德银宣布回购上述债券之后才逐渐平息。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国家纠正不合理的银行救助新规的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为保护散户而让机构投资者蒙受更大损失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使得本已风声鹤唳的市场遭受冲击,进而动摇市场对于欧洲银行业的信心。

外部环境恶劣

致使资产质量恶化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盈利能力受损、监管环境趋严的同时,欧洲银行业还必须承受外部环境趋恶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即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对于欧洲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担忧,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雷曼兄弟倒闭后,其影响波及多国银行,但欧洲没有像美国那样将有问题的银行隔离出去彻底清理,而是原地整改,且主要目标集中于大型银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银行的坏账清理不彻底,而与中小企业状况紧密关联的一些地区性小银行的坏账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市况不济的大背景下,这些小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令人担忧。关于欧洲银行业内究竟有多少不良资产,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有一种说法是预计在1万亿欧元左右。其次,全球复苏前景灰暗,特别是新兴市场增长放缓,这令不少近年来加大对新兴市场风险敞口的欧洲银行颇为担忧。最后,油价下跌令很多油企的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更有大量高成本勘探项目被迫停止,而每一个这样的项目背后都是一笔天价贷款。同样来自美银美林的研报显示,欧洲银行业在能源行业遭受的贷款损失总共可能达到270亿美元,相当于其最近三年税前利润的6%。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