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升值真相——“安倍经济学”命悬一线!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日元升值真相——“安倍经济学”命悬一线!

2016-04-13 08:35:29   来源:   

近期,日元连续大幅升值,引起市场关注。2016年3月29日至今,日元兑美元升值近9%,而同期欧元兑美元仅升值3%。市场通常用避险情绪来解释日元升值,但是3月29日至今,美国纳斯达克上涨1.4%,WTI原油上涨8.7%,铁矿石期货上涨8.2%;全球风险资产多数上涨,显然与避险情绪的解释是矛盾的。

我们认为,日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本宽松预期降低、美国加息预期降低,两者共同导致日元相对美元走强。这与我们在2015年12月美联储加息点评《大拐点将至:美元周期见顶&大宗商品见底》中提出欧元走强的逻辑是相似的:尽管欧央行进行了降息,但是由于表示未来不进一步降息,反而导致欧元走强;尽管美联储进行了加息,但是由于加息进程一再延缓,反而导致美元走弱。

除日本宽松和美国收紧的预期之差收敛之外,日元走强的原因还包括:第一,日元是避险货币,因此日本央行无论继续降负利率还是加息,都会导致日元走强;第二,从利率平价的估值角度看,日元存在低估;第三,日本股市下跌与日元走强互相强化;第四,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债-日元”套利终止,资金回流日本。对于未来,日本央行是否直接干预是市场的焦点,也是今日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日本政府进退两难

安倍政府采用了“安倍经济学”,包括货币宽松、提高消费税等措施,理论上其传导逻辑是:

1、货币宽松,直接促进经济增长;

2、货币宽松导致日元贬值,从而促进出口、经济增长;

3、货币宽松导致日元贬值,从而促进通胀;

4、提高消费税,短期内促进通胀;

5、提高消费税,扩大财政收入,降低政府负债。

6、通胀提高,日本实际利率降低,促进经济增长;

7、通胀提高,日元贬值,促进出口、经济增长。

从上面可以看到,措施和影响之间互相强化,最终理论上结果是降低实际利率、降低汇率、提高通胀,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2016年以来,“安倍经济学”遇到了大麻烦:

1、日本消费税提高通胀是短期现象,目前日本CPI已经回到了0%附近。

2、日本央行宽松已经黔驴技穷,负利率引发市场恐慌、银行压力,日本政府内部对负利率也产生了争议。

3、与欧元不同,日元是避险资产,在市场恐慌时,日元会升值。

两者的共同结果是,日本名义利率无法下降,同时由于通胀回落,导致实际利率也无法下降,结果只能是日元走强。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和央行处于两难选择:

1、如果日本央行降低利率,那么负利率会引发市场恐慌,日元避险货币升值;

2、如果日本央行不降低利率,那么从利率平价的角度,日元贬值已经到了尽头,日元还是要升值。

更麻烦的是,由于此前市场对于日本宽松预期过强,以及对于美国加息预期过强,导致日元存在严重的低估,这进一步增加了日元的升值压力。

衡量日元估值的指标是日本实际利率与美国实际利率的差,即(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CPI)-(日本1年期国债收益率-日本CPI)。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估值指标与美/日汇率高度相关。

图1美、日实际利率之差与美元兑日元高度相关

1

2014年受消费税影响日本CPI大幅上行至3%以上(是的,你没看错,是正的3%),而2015年下半年日本CPI则重新下降至0%,CPI巨大的降幅是导致美、日实际利率差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按照这一估值指标粗略估计,日元应当升值至102附近,而目前是108,还有约5%的升值空间。

美联储救了全世界,害了日本

我们在之前的报告《论“两个美联储”:美元见顶验证,大宗周期归来》中提出,对比2015年和2016年,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两个美联储”:2015年找各种理由急着加息,而2016年又找各种理由放缓加息进程。

我们认为,阻碍美联储加息的深层次原因是全球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主要发达国家中,欧元区和日本均实施负利率政策,而美国却在加息周期之中,货币政策周期分化严重。货币政策分化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美元走强,损害美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二是美联储激进加息会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并最终损害美国利益。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是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不仅没有加息,而且下调了未来加息的次数预期。2016年1月会议预期加息四次,而4月预期仅加息2次。3月16日议息会议决定公布至今,美元指数已经累计贬值3.5%,创2015年8月以来最低点。

美元贬值带来了大多数风险资产价格的上涨:3月16日至今,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WTI原油上涨11%,上证综指上涨5.6%,螺纹钢期货上涨19%,焦炭价格上涨9%。我们2015年底提出的“美元周期见顶,大宗周期归来”得到充分验证。

美联储鸽派立场救了全世界,而唯二的受害者是日本和欧洲。3月16日至今,日本股指下跌7%,德国股指下跌3%,法国股指下跌4%。日本股市和欧洲股市下跌的逻辑是一样的:美元走弱加剧日元、欧元走强,从而损害日本、欧洲经济,进而损害日本、欧洲股市。由于日元升值幅度更大,因此日本股市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日元避险货币,避的什么险?

日元升值,大家一般经常提的是避险。日元作为避险货币,主要原因实际是“被避险”:日本是全球套利和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旦发生风险事件,那么套利交易和风险资产投资终止,货币回流日本,导致日元“被动升值”。

但正如前面我们看到的,近期全球风险资产几乎都在上涨,只有日本股市和欧洲股市在跌。可见,简单的用避险来解释日元升值有“张冠李戴”之嫌。

不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还是能找出来两个逻辑:

日元贬值,日本股市才能上涨1、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下跌的共振。这与此前人民币贬值与中国股市下跌共振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人民币越升值对中国股市越好,而日元越升值对日本股市越差。其逻辑是,中国投资者更关心汇率稳定以及资本流动稳定,而日本投资者更关系贬值带来的对经济的利好。

那么日本股市下跌为何导致日元升值?因为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避险,而不是资金回流的“被避险”:由于日本股市下跌、投资者对日本经济看空,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做多日本债券来盈利,这就需要买入日元,从而导致日元升值。从数据上看,3月31日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0.05%,而4月11日下跌至-0.09%。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2015年以来日本债券收益率下降的同时,出现的是日本汇率的升值,与利率平价理论已经完全相反(2015年之前,日本利率平价还是成立的,即日本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日元贬值)。

2、日元升值与美债收益率下降有关,即“美债-日元”套利终止。尽管这与传统的“被避险”有所不同——没有发生对风险资产有害的“险”,但这实际上更符合“被避险”的本质:从日本融资进行的套利交易终止,资金回流日本。2016年3月16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下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4BP,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18BP,导致借日元、买美债的套利交易终止,资金回流日本,导致日元升值。

此时终止“美债-日元”套利有三个好处:一是套利空间减少,继续进行套利的收益下降;二是现在卖出美债可以获取美债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的资本利得;三是未来美债收益率上行风险加大,继续套利风险增大,可能导致损失。

总结:日元升值有理,“安倍经济学”陷入僵局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

1、日本央行陷入两难,由于日元特殊的避险属性,无论降息还是加息,都难日元升值的噩运。

2、从日本实际利率与美国实际利率之差来看,日本汇率依然存在低估,日元仍然有升值压力。

3、美联储鸽派立场导致全球多数风险资产上涨,而日本股市下跌,因为日本股市与日本汇率是负相关,即日元越强,日本股市越糟,而日本股市下跌会引发外海资金购买日本国债,从而加剧日元上涨。

4、美债收益率下降,导致“美债-日元”套利终止,这与传统的套利资金回流日本、日元“被避险”是类似的。

我们认为,近期的日元升值是合理的,但是“安倍经济学”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日元贬值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了。而且目前日本CPI仍然在0附近徘徊,日本GDP增速仍然只有1%,“安倍经济学”的使命还远未达成。

由于日元升值对于日本经济和日本股市的压力是巨大的,因此如果日元继续升值,那么日本政府和央行可能被迫干预汇率,以防止“安倍经济学”彻底失败。市场对此也有了充分预期,这也是我们看到日元最新表现疲软的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央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元升值的两难困局,唯一的出路似乎是求助美联储加快加息进程。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