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的“转角”时间点引人深思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外宏观宏观经济 > 正文

美国GDP的“转角”时间点引人深思

2016-05-18 08:20:40   来源:   

有评论指出,美国的GDP跟美国商业银行总贷款资产量的关系(且先看看【图1】),当中除了整体而言,贷款升、GDP升;贷款跌,GDP跌的简单关系外,其“转角”的时间点也值得留意,尤其是GDP转角,就算只是减速,而贷款却还急升(parabolic)的话,则跟着下来GDP横行贷款收缩的机会几近百分百。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国GDP的“转角”时间点引人深思

增速慢回落顶多转横行

道理也不难理解,如果说贷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燃料,而GDP就是量度在这些燃料下,飞机飞到有多高多快多远的话,假若少少燃料就飞的很好,则证明不论社会运作的速率和效率都高,资源得到有效分配,普通人也能从增长中分一杯羹,是以不用下下靠更多资金“夹硬”催谷,也因而减少浪费,以及因之衍生的呆坏账。相反,如果多多燃料狂推,飞机总是飞不起,一系就已经超载,一系就“成副机器”运作不佳,唔系漏油就系甩带爆“啤铃”,在在反映社会资源既无善用,又无有效分配,同时也会预示呆坏账迟早升高。一旦银行大幅撇账,贷款更加谨慎,即是“落雨收遮”,如此经济恐怕会进一步收缩,或至少横行至贷款也“正常化”—先撇账后才能止跌回升。而现在,似乎正步入贷款飙升而GDP呆滞的阶段。

还有一点也是要留意,当贷款资产parabolic式上升得愈急,然后撞上GDP愈早背驰增长放慢,则无论贷款还是GDP逆转时,其回落的幅度亦愈大愈急(2007至2009年有办你睇)。相反,如果增速较慢,则回落相对也没那么厉害,甚至只是转横行而已。以此而论,本次转角,相信未必有08/09年那一次惨烈,但也不会像在九十年代那么轻描淡写。持续弱势的时间相信颇长,虽然同样应该没08/09年那一次那么吓人。

再看看【图2】GDP跟S&P500的关系,二者“转角”时机非常相近,尽管股市一转角(say,由升转跌)就几乎一定要回落到相当程度才会再“转角”回升,而GDP则不一定回落,只是由升转横行而已。道理同样也很好理解:股市是包含人的期望和短期炒卖带来的波动,而人的期望一落空(或喜出望外),在“懒贪惧”法则下,行动必趋向“侧埋一边”而导致向着一个方向跑到极致,然后力尽转角回摆,直至到另一极致再转角,类似钟摆的运动。虽然GDP量度人的经济活动量,按量也包含期望,但是由于包含更多种多样的活动,非只市场的转手买卖,更包含很多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经济唔好,你都尚有吃饭喝水上洗手间和睡觉,也要去外出工作和聚会),杂音自然会互相抵消,更显示总体趋向。是以转角后,更多只是横行,而非倒退。

美国GDP的“转角”时间点引人深思

恐怖在于复苏会有多慢

图一跟图二配合,再加上S&P500的买卖状况,看来破先前一个底,然后再跌近上一个经济周期时的底部的机会比较大,但未至于完全崩溃,应该不会像金融海啸时般恐怖。换个角度看,这次的恐怖并不在于跌得有多深,而是在于跌完后复苏会有多慢。

在2008年金融海啸前,没有QE的时代,联储局的资产规模跟银行资产没多少关系;金融海啸后则好明显银行资产大量收缩,联储局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去膨胀资产,才最终让银行的总资产和贷款资产都终于回升。联储局每膨胀一段就停一段去观察,直至见到银行的资产和贷款没有起色才再膨胀。自2014年起,联储局就不再膨胀自己的资产,而银行仍然能继续膨胀,在去年第二季前,贷款和GDP一起膨胀,原本是不错的兆头,但一过了第二季,明显地GDP增长放缓而贷款仍然急速增长,显然相当一部分贷款有机会变成non-performing。联储局于此时“落雨收遮”,看似残酷,但不如此做,贷款乃至其他资产增长更速,而实体经济更无反应,依然转角向下的话,到银行贷款一向下,结局只会更严重。故此,以控制non-performing贷款的增长计,收掉QE兼利率正常化是适当的。

不过,远在联储局能真的开始(并继续)闩水喉收缩资产前,却发生转角情况,那么,一旦真的弄来了一个放缓,甚至收缩呢?那就要在现时的水平下再扩张。考虑到债务上限,那么怕且这一次不能重复海啸后那种大规模的扩张,只能“阴尐阴尐”放水的话,贷款和GDP的复苏就会像1987股市爆煲至1992经济衰退那段时间,一点一点增长起来,而且还是靠改变世界运作的科技带动。

【图3】所显示的是国债孳息率跟贷款资产的关系,每当贷款增长呆滞,息口自然下降,反之则上升。可是1981年以来,息口总体呈下降趋势,一直到金融海啸才见到由“下降轨”变成“下降三角”。换言之,低位似乎已经撞到坚实地板,无法再减,这才有了几次QE。

美国GDP的“转角”时间点引人深思

到了今次,难道要去到负利率?欧洲和日本的经验已经表明,负利率除了令炒卖和怪诞产品短暂火热外,别说对经济,连对贷款带来的增长也是半滴都无。如此一来,即是今次一旦衰退,央行能够用的工具就非常少,而且都有“抗药性”。

好消息的部分是:1.直至现在为止,美国的银行系统以杠杆计算全球主要银行中最低的一群,也远比2008年高峰时低。换言之,真的有乜三长两短,对美国的破坏力仍逊于2008年,甚至1998年和2000年的亚太金融风暴及科网泡沫爆破。2.美国(和不少国家)已经陆续有商业化了的新产品面世,不像科网潮及“金融工程”潮那么虚浮,或者能够成为下一期的增长动力;不过,既然有一鸡鸣,则不幸地总有不适应的行业和公司会淡出乃至淘汰,有些职业将消失,这些问题又绝非靠揼钱及负利率,乃至是是但但鼓吹创业和新科技(大佬,先别说不是人人适合创业,转型都非易事,特别在有稳定工作成长成家的一代,你叫佢点算)可以解决到。

最佳办法是尽量不干预

诡异的是,面对即将扑过来的放缓甚至衰退,对央行和财金官员来说,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不干预,特别不要存了揼钱救经济乃至揼钱救银行的心,别再乱碰利率和资产,反而在于让比传统银行更能担当好“钱的交易、创造和分配”的新玩家进场,并在互动中建立相应的游戏规则,改善社会效率和分配。此外,政府和民间更应着力照顾不适应社会的一群,否则,欧日前车可鉴,就算有新发明,都难以在商业社会中壮大;有福利制度,却仍然有大量社会问题,而原因仅仅是为了维持那些老旧机构苟延残喘而已。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